声学多普勒流速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引言 | 第12页 |
·论文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多普勒测流的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多普勒测流的关键技术 | 第19-24页 |
·信号设计与散射模型研究 | 第20-21页 |
·回波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 第21-22页 |
·换能器配置与束控实现 | 第22-24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测流原理与误差分析 | 第26-45页 |
·引言 | 第26页 |
·多普勒测速原理 | 第26-29页 |
·多普勒效应 | 第26-28页 |
·多普勒测流公式 | 第28-29页 |
·多普勒测流的局限 | 第29-33页 |
·对流分层 | 第29-30页 |
·对底跟踪 | 第30-32页 |
·盲区与旁瓣 | 第32-33页 |
·换能器阵型与坐标转换 | 第33-37页 |
·Janus 阵型结构 | 第33-34页 |
·基阵坐标系下的流速 | 第34-35页 |
·大地坐标系下的流速 | 第35-37页 |
·流速测量的误差分析 | 第37-44页 |
·径向测流误差分析 | 第37-40页 |
·总体测流误差分析 | 第40-41页 |
·测流误差仿真分析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测流信号分析与回波建模 | 第45-68页 |
·引言 | 第45页 |
·发射信号分析 | 第45-50页 |
·大时宽带宽乘积信号 | 第45-47页 |
·目标分辨与模糊函数 | 第47页 |
·信号形式分析 | 第47-50页 |
·回波建模 | 第50-58页 |
·波束散射模型 | 第50-53页 |
·水底回波的建模 | 第53-55页 |
·流层回波的建模 | 第55-56页 |
·距离分析与示例 | 第56-58页 |
·回波仿真与验证 | 第58-67页 |
·水底回波情况 | 第58-62页 |
·流层回波情况 | 第62-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流速测量方式与性能估计 | 第68-90页 |
·引言 | 第68页 |
·复自相关算法 | 第68-72页 |
·估计算法简述 | 第68-69页 |
·复自相关算法 | 第69-72页 |
·非相干与相干测流方式 | 第72-78页 |
·非相干测流方式 | 第72-75页 |
·相干测流方式 | 第75-78页 |
·宽带测流方式 | 第78-83页 |
·宽带测流方式 | 第78-80页 |
·编码形式与参数选取 | 第80-81页 |
·测速模糊与解决途径 | 第81-83页 |
·多普勒测流性能仿真 | 第83-89页 |
·相干方式性能仿真 | 第84-85页 |
·窄带与宽带方式性能比较 | 第85-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束控技术与安装误差校准 | 第90-110页 |
·引言 | 第90页 |
·换能器束控技术 | 第90-99页 |
·非束控换能器结构 | 第90-91页 |
·相移束控技术 | 第91-94页 |
·时延束控技术 | 第94-96页 |
·束控技术仿真 | 第96-99页 |
·换能器安装误差校准技术 | 第99-108页 |
·校准方法简述 | 第99-101页 |
·安装误差校准 | 第101-103页 |
·仿真与试验 | 第103-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结论 | 第110-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