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数据备份与恢复论文

基于层次模型的数据容灾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容灾技术概述第14-18页
     ·容灾的分类第14-15页
     ·灾难恢复技术概述第15-18页
   ·数据容灾技术研究现状第18-25页
     ·数据备份与复制技术第19-21页
     ·面向应用的数据存储与回放第21-23页
     ·基于数据编码的数据容灾技术第23-24页
     ·存在问题第24-25页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25-27页
第2章 层次化的数据容灾系统框架第27-42页
   ·问题提出第27页
   ·相关工作第27-30页
     ·研究现状第28-29页
     ·解决思路第29-30页
   ·层次化的数据容灾框架第30-33页
     ·HDDR系统框架第30-32页
     ·数据的复制/恢复流程第32-33页
   ·HDDR框架的形式化描述第33-34页
   ·性能模型建立第34-37页
     ·系统复制与恢复模型第34-36页
     ·性能模型参数第36-37页
   ·仿真实验第37-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面向镜像机制的IRA码数据容灾技术第42-56页
   ·问题提出第42-43页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43-47页
     ·纠删码原理第43页
     ·研究现状第43-45页
     ·LDPC码描述第45-46页
     ·IRA码结构第46-47页
   ·面向镜像机制的IRA码的数据容灾技术第47-50页
     ·基于复制与编码的方法第47-48页
     ·基于镜像与IRA码融合的方法第48-50页
   ·三种机制的数据可用性对比第50-52页
     ·镜像机制的数据可用性第50页
     ·纠删码机制的数据可用性第50-51页
     ·镜像与纠删码结合的数据可用性第51-52页
     ·数据可用性比较第52页
   ·实验与性能分析第52-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基于网络数据流的容灾技术第56-75页
   ·引言第56-57页
     ·问题提出第56页
     ·数据流技术的优点第56-57页
   ·相关技术概述第57-58页
   ·基于数据流的数据容灾框架第58-59页
   ·数据流快速捕获及失效数据过滤技术第59-62页
     ·数据流快速捕获技术第59-61页
     ·失效数据过滤技术第61-62页
   ·支持快速检索的数据包有序存储技术第62-67页
     ·基于改进的B+树存储技术第62-65页
     ·数据流的索引建立算法第65-67页
   ·支持任意回放点的数据流回放技术第67-71页
     ·数据流回放问题的描述第67页
     ·基于TCP的数据流回放技术第67-69页
     ·数据流回放算法第69-71页
   ·实验与分析第71-74页
     ·实验环境第71-72页
     ·实验分析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面向应用层的数据容灾技术第75-90页
   ·问题提出第75页
   ·研究现状第75-77页
   ·面向应用层数据的悔改模型第77-80页
     ·面向应用层的4R模型第77-78页
     ·4R模型的框架组成第78-80页
   ·面向应用的数据回放技术第80-84页
     ·谓词管理第80-82页
     ·谓词排序第82页
     ·谓词回放算法第82-84页
   ·不一致性处理第84-85页
   ·实验与分析第85-89页
     ·实验环境第85-86页
     ·测试工具第86页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86-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9页
致谢第99-10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0-101页
个人简历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地图无损信息隐藏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自动机的XML数据过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