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益林经营政府回购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2 我国公益林政府回购的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 ·相关概念 | 第14-18页 |
| ·公益林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 ·政府回购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 ·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0页 |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0-21页 |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我国公益林经营的现状分析 | 第22-29页 |
| ·我国公益林经营现状 | 第22-26页 |
| ·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 第22页 |
| ·我国公益林建设现状 | 第22-24页 |
| ·我国公益林的经营现状 | 第24-26页 |
| ·我国公益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 ·资金来源单一 | 第26页 |
| ·经营主体单一 | 第26页 |
| ·补偿形式单一 | 第26页 |
| ·经营形式单一 | 第26页 |
| ·管护责任难落实 | 第26-27页 |
| ·经营严重滞后 | 第27页 |
| ·公益林经营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27-28页 |
| ·国家政策不明朗 | 第27页 |
| ·见效益难 | 第27页 |
| ·产权不明晰 | 第27-28页 |
| ·补偿未落到实处 | 第28页 |
| ·经营资金财政负担困难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4 建立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 | 第29-34页 |
| ·建立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 ·节约资金,提高供给质量的需要 | 第29页 |
| ·弥补"市场缺陷"的需要 | 第29页 |
| ·引进公平竞争机制的需要 | 第29-30页 |
| ·吸引非公有制主体参与经营的需要 | 第30页 |
|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的需要 | 第30页 |
| ·建立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可行性 | 第30-32页 |
| ·可借鉴政府采购方面经验 | 第30页 |
| ·国家给予高度重视 | 第30-31页 |
| ·经营者赞同 | 第31页 |
| ·财政基础 | 第31-32页 |
| ·建立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影响因素 | 第32-33页 |
| ·政府因素 | 第32页 |
| ·回购人员素质 | 第32-33页 |
| ·效益评估合理性 | 第33页 |
| ·公益林自身因素 | 第33页 |
| ·信息发展水平 | 第33页 |
| ·合同签订履行情况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5 建立我国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流程 | 第34-40页 |
| ·我国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回购流程 | 第34-37页 |
| ·设置政府相关机构 | 第34-35页 |
| ·签订回购合同 | 第35页 |
| ·效益评估 | 第35-36页 |
| ·利益分配 | 第36-37页 |
| ·履行回购合同 | 第37页 |
| ·建立监督投诉机构 | 第37页 |
| ·回购流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37-39页 |
| ·政策支持 | 第37-38页 |
| ·法律法规 | 第38页 |
| ·回购队伍建设 | 第38页 |
| ·监督机制 | 第38页 |
| ·组织体制保障 | 第38-39页 |
| ·回购电子化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