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柱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改进及实际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抽油杆管柱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抽油杆管柱接触问题的有限元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抽油机井杆管柱磨损寿命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抽油杆管柱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改进 | 第18-34页 |
·抽油杆柱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8-24页 |
·抽油杆柱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 第18-22页 |
·抽油杆柱有限元分析模型及软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 第22-24页 |
·泵端柱塞液体载荷的仿真模型 | 第24-26页 |
·泵筒内压力与泵端载荷仿真模型 | 第24-25页 |
·泵筒内压力变化仿真模型 | 第25-26页 |
·杆两端边界条件的修正 | 第26-28页 |
·抽油杆柱轴向分布力的动态仿真模型 | 第28-29页 |
·单元自动划分与弹簧刚度迭代方法的优化 | 第29-33页 |
·抽油杆单元的自动划分 | 第30-31页 |
·弹簧刚度优化迭代算法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节点仿真结果的杆管接触模型 | 第34-43页 |
·力学模型的简化 | 第34-36页 |
·抽油杆柱弯曲受力分析 | 第36页 |
·抽油杆柱弯曲数学模型 | 第36-39页 |
·边界条件及连续条件的确定 | 第39-40页 |
·梁两端边界条件 | 第39-40页 |
·梁中间连续条件 | 第40页 |
·待定参数的优化模型 | 第40-42页 |
·待定参数的优化目标函数 | 第41页 |
·优化约束条件 | 第41-42页 |
·优化算法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抽油杆柱磨损寿命预测模型 | 第43-67页 |
·磨损理论简介 | 第43-45页 |
·IBM 零磨损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能量磨损理论 | 第45页 |
·抽油杆柱磨损几何形状描述 | 第45-46页 |
·抽油杆柱磨损计算模型 | 第46-61页 |
·基本假设 | 第46页 |
·忽略油管磨损的抽油杆体及接箍磨损数学模型 | 第46-49页 |
·扶正器磨损数学模型 | 第49-61页 |
·考虑油管磨损时的抽油杆柱磨损模型 | 第61-64页 |
·抽油杆磨损寿命预测 | 第64-66页 |
·抽油杆柱承受载荷 | 第65页 |
·抽油杆柱应力计算 | 第65-66页 |
·抽油杆柱使用寿命计算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抽油杆柱力学软件开发及实例分析 | 第67-81页 |
·软件开发环境概述 | 第67-68页 |
·Visual Basic 语言概述 | 第67页 |
·Access 数据库概述 | 第67-68页 |
·软件功能介绍 | 第68-69页 |
·仿真实例分析 | 第69-80页 |
·仿真计算选用基本数据 | 第69-71页 |
·抽油杆柱有限元分析实例 | 第71-75页 |
·抽油杆柱接触压力分布计算实例 | 第75-77页 |
·抽油杆磨损寿命计算实例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附录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