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言 | 第10-26页 |
·鹅掌楸生物学特性 | 第10-12页 |
·形态学特征 | 第11页 |
·生态学特征 | 第11-12页 |
·鹅掌楸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引种 | 第12-13页 |
·种源选择 | 第13-14页 |
·杂交育种 | 第14-15页 |
·无性繁殖 | 第15-16页 |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 第16-20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17页 |
·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 第17页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 第17-18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 第18页 |
·简单序列重复标记 | 第18-19页 |
·简单重复序列间区标记技术 | 第19-20页 |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第20-24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20-21页 |
·DNA指纹图谱 | 第21-22页 |
·遗传作图 | 第22页 |
·基因定位及辅助育种 | 第22-23页 |
·品种亲缘关系及分类 | 第23-24页 |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6页 |
·试验林地与试剂 | 第26-29页 |
·材料来源 | 第26-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仪器 | 第27-28页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6页 |
·叶片总DNA的提取 | 第29-30页 |
·总DNA的纯度及浓度测定 | 第30页 |
·ISSR-PCR扩增 | 第30-33页 |
·数据分析 | 第33-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53页 |
·ISSR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36-44页 |
·高质量DNA的提取 | 第36-38页 |
·ISSR引物筛选 | 第38页 |
·ISSR扩增体系的优化 | 第38-44页 |
·产物鉴定 | 第44页 |
·ISSR-PCR扩增结果 | 第44-45页 |
·鹅掌楸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5-53页 |
·原始数据矩阵的形成 | 第45-47页 |
·鹅掌楸微卫星多态性 | 第47页 |
·鹅掌楸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47-49页 |
·鹅掌揪群体的遗传分化 | 第49页 |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第49-53页 |
4 讨论 | 第53-58页 |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 第53-54页 |
·PCR扩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 第54-56页 |
·没有扩增产物 | 第54-55页 |
·有非特异性产物形成或产物在凝胶电泳中呈涂布状条带 | 第55页 |
·PCR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 第55-56页 |
·最终的扩增系统 | 第56页 |
·鹅掌楸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 第56-58页 |
·北美鹅掌楸与中国鹅掌楸遗传多样性水平 | 第56-57页 |
·北美鹅掌楸之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7页 |
·中国鹅掌楸各地理种源之间遗传多样性比较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