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3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2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2-23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文献综述 | 第25-35页 |
·研究设计 | 第35-39页 |
2 差异性: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性期待 | 第39-77页 |
·历史已然: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源流的差异性 | 第39-49页 |
·当下实然(一):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的差异性 | 第49-59页 |
·当下实然(二):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性 | 第59-60页 |
·未来应然: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角色定位的差异性 | 第60-66页 |
·发展必然: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价值期待的差异性 | 第66-77页 |
3 趋同性: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问题 | 第77-94页 |
·趋同的培养目标 | 第77-80页 |
·趋同的学科结构 | 第80-85页 |
·趋同的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要求 | 第85-86页 |
·趋同的研究生招考标准 | 第86-87页 |
·趋同的研究生教育资源获取渠道 | 第87-90页 |
·趋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 第90-94页 |
4 趋同导向:阻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因素 | 第94-149页 |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概述 | 第96-98页 |
·名为三级管理实为中央集权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 | 第98-109页 |
·精英式的研究生教育制度设计及其构成 | 第109-125页 |
·一元化的学位制度设计及其构成 | 第125-136页 |
·不健全的制度实施机制 | 第136-143页 |
·路径依赖:对趋同导向制度因素的全方位解释 | 第143-149页 |
5 案例分析 | 第149-185页 |
·A校:上升型 | 第149-163页 |
·B校:维持型 | 第163-174页 |
·C校:徘徊型 | 第174-185页 |
6 多样性: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路径 | 第185-193页 |
·中央层面的宏观制度变迁路径 | 第185-188页 |
·省级层面的中观制度变迁路径 | 第188-190页 |
·高校层面的微观制度变迁路径 | 第190-193页 |
7 结语 | 第193-198页 |
·本研究的立论基础 | 第194页 |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194-195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95-196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96-198页 |
后记 | 第198-201页 |
参考文献 | 第201-216页 |
附录1 本人研究成果 | 第216-217页 |
附录2 三种调查问卷 | 第217-224页 |
附录3 十次授权审核中的地方高校名单 | 第224-229页 |
附录4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状态数据表 | 第229-245页 |
附录5 部(委)属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状态数据表 | 第245-2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