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1. 生态医学的内涵和外延 | 第14-22页 |
·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 第14-17页 |
·生态医学的概念 | 第17-18页 |
·生态医学的研究范畴 | 第18-22页 |
·生态文化——和谐文化 | 第18-19页 |
·生态哲学——天人一体,物我一如 | 第19-21页 |
·生态医学的一般规律和研究要素 | 第21-22页 |
2. 基于生态文化的中西医病因源流各异 | 第22-24页 |
·鬼神文化对早期中西医病因认识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中医的天人合一思想彰显出的和谐文化本质 | 第24页 |
·西医的对抗思维体现出的征服文化特点 | 第24页 |
3. 基于生态哲学的中西医病因比较偏圆迥殊 | 第24-37页 |
·中医的整体论观点及整体直觉领悟法 | 第26-35页 |
·中医整体论观点——《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是理论之源 | 第27-33页 |
·整体直觉领悟法——取象比类 | 第33-35页 |
·西医的还原论观点及微观逻辑实证法 | 第35-36页 |
·中西医病因统一于生态哲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第36-37页 |
4. 基于生态因子的中西医病因认识差异明显 | 第37-138页 |
·中医注重非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 | 第38-88页 |
·对非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的诠释 | 第41-45页 |
·病因之时间特性及气候发病规律 | 第45-73页 |
·病因之空间特性与地域发病规律 | 第73-78页 |
·具有预见疾病发生趋势的独特方法 | 第78-88页 |
·西医强调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 | 第88-121页 |
·西医病原微生物理论的巨大贡献 | 第89-114页 |
·西医病原微生物理论的发展瓶颈 | 第114-121页 |
·中医非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与西医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的认识汇通 | 第121-138页 |
·中医对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的认识 | 第121-127页 |
·西医对非生物性生态因子致病的认识 | 第127-131页 |
·中西医病因研究交汇于对生态因子致病的认识 | 第131-138页 |
5. 基于生态医学思想的中西医体质发病倾向的病因学比较 | 第138-149页 |
·中医强调正气、体质体象因素对疾病产生的重要影响 | 第140-146页 |
·体质学说同样源于"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 第141-144页 |
·体质发病倾向与五运六气学说的密切关系 | 第144-145页 |
·体质发病倾向与运气相关性研究状况 | 第145-146页 |
·西医体质学说发展的范围局限和整体滞后 | 第146-149页 |
6. 生态病因学理论构建之探讨 | 第149-161页 |
·生态病因学的内涵和外延 | 第150-153页 |
·六淫时间之象所对应之病原微生物致病 | 第153-154页 |
·六淫空间之象所对应之病原微生物致病 | 第154-156页 |
·胎孕期五运与体质发病倾向相关性对应不同基因类型表现出的疾病易感性 | 第156-161页 |
结语 | 第161-162页 |
致谢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