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对象与方法 | 第9-16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9-11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3 观测指标 | 第13页 |
| 4 疗效评价标准 | 第13-15页 |
| 5 安全性评价 | 第15页 |
| 6 质量监控 | 第15页 |
| 7 资料分析与统计方法 | 第15页 |
| 8 受试者权利保证 | 第15-16页 |
| 研究结果 | 第16-21页 |
| 1 受试人群分析 | 第16-17页 |
| 2 可比性分析 | 第17页 |
| 3 有效性分析 | 第17-21页 |
| 理论探讨 | 第21-37页 |
| 1 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1-30页 |
| 2 哮病的治疗 | 第30-32页 |
| 3 针灸治疗哮病的理论依据 | 第32-35页 |
| 4 存在问题和工作展望 | 第35-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附录1:附表 | 第42-46页 |
| 附录2:文献综述 | 第46-53页 |
| 附录3:在校期间论文著作和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