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8页 |
第一部分 关节镜下自体髂骨移植治疗伴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 | 第18-31页 |
1. 概述 | 第18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18-19页 |
2.2 手术方法 | 第19-21页 |
2.3 术后康复 | 第21-23页 |
2.4 效果评估 | 第23-24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24页 |
3. 结果 | 第24-26页 |
3.1 典型病例 | 第24-26页 |
4. 讨论 | 第26-30页 |
4.1 肩胛盂骨缺损与肩关节稳定性 | 第26-27页 |
4.2 关节镜下骨性重建手术方法 | 第27-30页 |
4.3 骨块的重塑 | 第30页 |
4.4 手术要点 | 第30页 |
5. 结论 | 第30-31页 |
第二部分 肩胛盂骨缺损与HILL-SACHS损伤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 第31-48页 |
1. 概述 | 第31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31-36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31-32页 |
2.2 影像学资料处理与测量方法 | 第32-36页 |
2.2.1 肩胛盂骨缺损程度的测量方法 | 第32-34页 |
2.2.2 Hill-Sachs损伤程度的测量方法 | 第34-36页 |
2.2.3 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信度的保证 | 第36页 |
2.3 分析产生双极损伤的因素 | 第36页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36页 |
3. 结果 | 第36-42页 |
3.1 肩胛盂骨缺损及Hill-Sachs损伤发生率及缺损程度 | 第36-37页 |
3.2 观察者间信度的评价 | 第37页 |
3.3 双极损伤的发生率 | 第37页 |
3.4 两种骨缺损程度间的关系 | 第37-40页 |
3.5 导致双极损伤发生的因素 | 第40-42页 |
4. 讨论 | 第42-47页 |
4.1 对肩胛盂骨缺损及Hill-Sachs损伤的测量方法 | 第42-44页 |
4.2 对肩胛盂骨缺损和Hill-Sachs损伤间关系的理解 | 第44-45页 |
4.3 两种骨性损伤产生的机制 | 第45页 |
4.4 可能导致双极损伤的因素 | 第45-46页 |
4.5 本研究的创新性、意义及不足之处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