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城市交通轨迹的可视化分析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页
    1.5 论文结构第20-21页
    1.6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第22-30页
    2.1 城市计算研究简介第22-23页
    2.2 全球定位系统(GPS)第23-25页
        2.2.1 GPS系统组成第23-25页
        2.2.2 GPS在研究中的应用第25页
    2.3 可视化技术第25-27页
        2.3.1 平行坐标系第25-26页
        2.3.2 笛卡尔坐标系第26-27页
    2.4 时空数据库第27-29页
        2.4.1 时空概念第27-28页
        2.4.2 时空数据库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广度优先节点判断搜索(BFJS)算法第30-42页
    3.1 图数据处理特点第30-33页
        3.1.1 图数据处理的特点第30页
        3.1.2 图的表示方法第30-33页
    3.2 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第33-36页
        3.2.1 算法特性第34-35页
        3.2.2 流程图第35-36页
    3.3 BFS算法在本次研究中的缺点第36页
        3.3.1 问题分析第36页
        3.3.2 算法改进思想第36页
    3.4 广度优先节点判断搜索(BFJS)算法第36-41页
        3.4.1 算法描述第36-37页
        3.4.2 算法使用的主要数据结构第37-38页
        3.4.3 BFJS算法和流程图第38-40页
        3.4.4 BFS和BFJS算法结果对比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可视化分析模型第42-54页
    4.1 可视化分析模型简介第42页
    4.2 数据预处理第42-44页
        4.2.1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42-44页
    4.3 时空数据库设计第44-46页
        4.3.1 数据的导入第44-45页
        4.3.2 表结构第45页
        4.3.3 数据查询第45-46页
    4.4 路口拥堵判断第46-47页
    4.5 模型准备第47-50页
        4.5.1 路网搭建第47页
        4.5.2 GPS数据与地图匹配第47-48页
        4.5.3 ST-Matching算法第48-49页
        4.5.4 道路速度计算第49页
        4.5.5 节点遍历第49-50页
    4.6 可视化分析第50-51页
        4.6.1 平行坐标系第50-51页
        4.6.2 笛卡尔坐标系第51页
    4.7 本章小结第51-54页
第五章 实验第54-60页
    5.1 数据输入第54页
    5.2 获取常发性拥堵源第54-55页
    5.3 分析模型第55-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六章 结论第60-62页
    6.1 总结第60页
    6.2 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enyang Waterfront-Nanyun-he Canal
下一篇:基于时间反演的管道结构连接健康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