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章 后经典叙事学流派之一:修辞叙事学 | 第17-22页 |
第一节 修辞叙事学的发展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 | 第18-22页 |
一、修辞三角 | 第18-19页 |
二、叙事进程 | 第19-20页 |
三、叙事判断 | 第20页 |
四、对叙述者的研究 | 第20-21页 |
五、对读者的研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第一人称叙事与读者判断 | 第22-29页 |
第一节 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人物、叙述者与读者 | 第22-24页 |
一、作为主人公的叙述者“我” | 第22-23页 |
二、作为见证者的叙述者“我”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读者与作者的互动:作者、叙述者与读者 | 第24-26页 |
一、叙述者的身份设定与读者对作者的判断 | 第24-25页 |
二、叙述者的功能设定与读者对作者的判断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第一人称叙事中的视角越界与读者判断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第二人称叙事与读者判断 | 第29-35页 |
第一节 读者与文本的互动:受述者、叙述者与读者 | 第29-33页 |
一、对受述者的身份判定 | 第29-31页 |
二、“你”的多指性与读者阅读 | 第31-33页 |
第二节 读者与作者的互动: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判断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第三人称叙事与读者判断 | 第35-39页 |
第一节 三种模式的第三人称叙事 | 第35-37页 |
一、第三人称客观模式与读者判断 | 第35-36页 |
二、第三人称评述模式与读者判断 | 第36-37页 |
三、第三人称主观模式与读者判断 | 第37页 |
第二节 特殊的第三人称叙事现象与读者的判断,以数字代词为例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多人称叙事对读者判断的挑战 | 第39-47页 |
第一节 多人称叙事的各种形态 | 第39-42页 |
一、“我”和“他/她” | 第39-40页 |
二、“你”和“他/她” | 第40-41页 |
三、“我”、“你”和“他/她”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多人称叙事与读者的判断 | 第42-47页 |
一、叙述者的身份判定:清晰或模糊 | 第42-43页 |
二、视角的蒙太奇:补充或对抗 | 第43-44页 |
三、转变中的距离:拉近或疏离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