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7-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总体框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研究创新 | 第12-13页 |
第2章 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碳交易与碳市场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1.1 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概念 | 第13页 |
2.1.2 碳市场的参与方简介 | 第13-1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2.1 碳交易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2.2 碳价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5-19页 |
2.3.1 我国碳排放试点的政策研究 | 第15-16页 |
2.3.2 碳价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6-18页 |
2.3.3 研究评述 | 第18-19页 |
第3章 区域特征对碳排放配额价格的影响研究 | 第19-35页 |
3.1 中国碳试点特征分析 | 第19-26页 |
3.1.1 碳市场基本情况总结 | 第19-22页 |
3.1.2 各试点地区特征总结 | 第22-24页 |
3.1.3 各试点碳排放交易特征 | 第24-26页 |
3.2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6-30页 |
3.2.1 变量的选择 | 第26-28页 |
3.2.2 数据说明与数据来源 | 第28-29页 |
3.2.3 描述性统计量 | 第29-30页 |
3.3 模型建立 | 第30-32页 |
3.4 控制变量的主成分分析 | 第32-35页 |
第4章 碳试点交易政策对碳排放配额价格的影响研究 | 第35-41页 |
4.1 政策变量与政策效果检验变量的选择 | 第35-36页 |
4.1.1 政策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4.1.2 政策效果检验变量的选择 | 第36页 |
4.2 识别模型假设的有效性 | 第36-39页 |
4.3 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 第39-41页 |
4.3.1 双重差分模型介绍 | 第39页 |
4.3.2 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5.1 政策效应 | 第41-44页 |
5.1.1 政策效应1:拍卖对碳价的影响 | 第41-42页 |
5.1.2 政策效应2:市场多元参与者对碳价的影响 | 第42-43页 |
5.1.3 政策效应3:碳远期对碳价的影响 | 第43-44页 |
5.2 政策效应检验 | 第44-48页 |
5.2.1 各试点碳价的周期性检验 | 第44-47页 |
5.2.2 政策对试点流动性以及波动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5.3 政策效果的异质性检验 | 第48-49页 |
5.4 鲁棒性检验 | 第49-51页 |
第6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51-57页 |
6.1 政策建议 | 第51-5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3-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