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油气来源与成藏模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 基础工作量 | 第16-17页 |
1.4 主要新进展与认识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第18-25页 |
2.1 构造及演化 | 第18-20页 |
2.2 地层与生储盖组合 | 第20-25页 |
第三章 原油来源 | 第25-63页 |
3.1 原油物性 | 第25-30页 |
3.2 族组成 | 第30-32页 |
3.3 原油轻烃 | 第32-35页 |
3.4 碳同位素 | 第35-37页 |
3.5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37-52页 |
3.6 原油分类与来源 | 第52-63页 |
第四章 天然气来源 | 第63-73页 |
4.1 天然气分布 | 第63-64页 |
4.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第64-70页 |
4.3 天然气分类与来源 | 第70-73页 |
第五章 烃类流体相态预测 | 第73-82页 |
5.1 原油性质与流体相态 | 第73-77页 |
5.2 天然气性质与流体相态 | 第77-80页 |
5.3 烃类流体相态分布规律 | 第80-82页 |
第六章 油气成藏模式 | 第82-95页 |
6.1 石西油气田 | 第82-90页 |
6.2 达探1-盐探1井区 | 第90-9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