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机械论文--采掘机械论文--露天矿采掘机械论文

大型矿用挖掘机结构与控制优化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挖掘阻力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挖掘轨迹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第14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安排第14-16页
2 铲斗与物料相互作用的力学特性研究第16-34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基于离散元的挖掘阻力计算第16-22页
        2.2.1 设置接触参数第17页
        2.2.2 颗粒模型的建立第17-18页
        2.2.3 定义几何体第18-19页
        2.2.4 定义铲斗运动第19-20页
        2.2.5 颗粒工厂设置第20-21页
        2.2.6 仿真运算第21页
        2.2.7 结果分析第21-22页
    2.3 基于解析法的载荷计算第22-29页
        2.3.1 铲斗与挖掘物料的作用原理第22-24页
        2.3.2 McKyes阻力计算模型第24-25页
        2.3.3 铲斗侧壁对挖掘阻力的影响第25-26页
        2.3.4 挖掘速度对挖掘阻力的影响第26-27页
        2.3.5 挖掘阻力模型第27-29页
    2.4 工作装置受力分析第29-31页
    2.5 挖掘阻力测试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前端工作装置数学模型分析第34-46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前端工作装置的组成与简化第34-36页
        3.2.1 前端工作装置的组成第34-35页
        3.2.2 工作装置的简化第35-36页
    3.3 挖掘机挖掘轨迹理论探讨第36-42页
        3.3.1 对数螺旋线挖掘轨迹数学模型第36-38页
        3.3.2 机构运动学轨迹方程第38-42页
    3.4 前端工作机构位置参数分析第42-43页
        3.4.1 切削角数学模型第42-43页
        3.4.2 后角β的确定第43页
    3.5 挖掘过程数学模型第43-45页
        3.5.1 挖掘深度的计算第43-44页
        3.5.2 挖掘体积的计算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参数优化第46-72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遗传算法的原理第46-47页
    4.3 挖掘能耗计算模型第47-48页
    4.4 挖掘轨迹对能耗的影响第48-49页
    4.5 最优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9-50页
    4.6 基于分段函数速度曲线的控制参数优化第50-61页
        4.6.1 目标函数的确定第51-52页
        4.6.2 设计变量的确定第52-53页
        4.6.3 约束条件的确定第53-56页
        4.6.4 分段曲线优化结果第56-61页
    4.7 基于插值速度曲线的控制参数优化第61-71页
        4.7.1 目标函数的确定第61页
        4.7.2 设计变量的确定第61-62页
        4.7.3 约束条件的确定第62-63页
        4.7.4 插值曲线优化结果第63-71页
    4.8 小结第71-72页
5 挖掘机的结构与轨迹优化第72-80页
    5.1 引言第72页
    5.2 结构尺寸参数的影响第72-74页
    5.3 结构与控制参数优化数学模型第74-77页
        5.3.1 目标函数第74-75页
        5.3.2 设计变量第75-76页
        5.3.3 约束条件第76-77页
    5.4 结果分析第77-79页
    5.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6 结论第80-82页
    6.1 研究内容总结第80-81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81页
    6.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6-87页
致谢第87-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特有木本种子植物物种分布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下一篇:中国特有木本种子植物性状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