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一般理论 | 第18-27页 |
2.1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 第18-20页 |
2.1.1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界定 | 第18-19页 |
2.1.2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特点 | 第19-20页 |
2.2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 | 第20-24页 |
2.2.1 PPP项目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的付费类型 | 第20-21页 |
2.2.2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 | 第21-24页 |
2.3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4-26页 |
2.3.1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2.3.2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实践及法律风险 | 第27-39页 |
3.1 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3.1.1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政策梳理 | 第27-28页 |
3.1.2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项目实践 | 第28-29页 |
3.2 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法律风险 | 第29-37页 |
3.2.1 特许经营权的转让 | 第30-31页 |
3.2.2 收益权的法律属性不明确 | 第31-34页 |
3.2.3 真实销售的法律风险 | 第34-36页 |
3.2.4 破产隔离法律风险 | 第36-37页 |
3.2.5 期限错配问题 | 第37页 |
3.3 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英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45页 |
4.1 英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 第39-41页 |
4.1.1 英国PPP | 第39-40页 |
4.1.2 整体业务资产证券化 | 第40页 |
4.1.3 行政接管人制度 | 第40-41页 |
4.2 美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考察 | 第41-43页 |
4.2.1 美国PPP项目的发展历程 | 第41-42页 |
4.2.2 美国资产证券化制度 | 第42-43页 |
4.3 英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关于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法律风险防控对策建议 | 第45-51页 |
5.1 完善立法 | 第45-48页 |
5.1.1 健全特许经营权制度 | 第45页 |
5.1.2 明确“未来债权”制度 | 第45-46页 |
5.1.3 完善“真实销售”认定标准 | 第46-47页 |
5.1.4 完善破产隔离制度 | 第47-48页 |
5.2 完善相应配套制度建设 | 第48-49页 |
5.2.1 合理解决期限错配 | 第48-49页 |
5.2.2 完善增信措施 | 第49页 |
5.3 加强组织保障和监管机制建设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