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金属配合物及其复合体系的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金属配合物作为生物探针第10-14页
        1.2.1 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机制第10-11页
        1.2.2 金属配合物作为DNA探针第11-12页
        1.2.3 金属配合物作为蛋白质、氨基酸探针第12-14页
        1.2.4 金属配合物作为金属离子探针第14页
    1.3 金属配合物在细胞成像上的应用第14-17页
        1.3.1 金属配合物在细胞核中的定位第15-16页
        1.3.2 金属配合物在线粒体中的定位第16-17页
        1.3.4 金属配合物在溶酶体中的定位第17页
    1.4 金属配合物在抗癌治疗药物上的应用第17-20页
    1.5 选题意义第20-21页
第2章 RU-CU复合体系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生物硫醇分子的识别研究第21-38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7页
        2.2.1 实验仪器第22页
        2.2.2 实验试剂第22-23页
        2.2.3 实验方法第23-25页
        2.2.4 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5-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7页
        2.3.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7-28页
        2.3.2 Ru-Cu复合体系的光学性质研究第28-35页
        2.3.3 Ru-Cu复合体系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第35-36页
        2.3.4 Ru-Cu复合体系的细胞毒性研究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OS(II)配合物用于溶酶体跟踪和光动力治疗的研究第38-54页
    3.1 引言第38-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3页
        3.2.1 实验仪器第39页
        3.2.2 实验试剂第39页
        3.2.3 实验方法第39-40页
        3.2.4 配合物与配体的合成第40-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53页
        3.3.1 配体与配合物的表征第43页
        3.3.2 Ru2和Os2光学性质研究第43-46页
        3.3.3 Ru2和Os2细胞毒性实验第46-48页
        3.3.4 Ru2和Os2在细胞中的分布研究第48-49页
        3.3.5 Ru2和Os2在细胞中的定位研究第49-50页
        3.3.6 Ru2和Os2的稳定性研究第50-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钌配合物-靶向多肽复合体系的构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第54-69页
    4.1 引言第54-55页
    4.2 实验部分第55-59页
        4.2.1 实验仪器第55页
        4.2.2 实验试剂第55-56页
        4.2.3 实验方法第56-5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9-67页
        4.3.1 钌配合物-靶向多肽复合体系的合成与表征第59-61页
        4.3.2 Ru-Ala-FQHPSFI的稳定性测试第61-62页
        4.3.3 钌配合物-靶向多肽复合体系细胞毒性实验第62-63页
        4.3.4 AO/EB双染实验第63-64页
        4.3.5 Alexafluor?488annexinV/PI双染分析第64页
        4.3.6 钌配合物的细胞摄取研究第64-65页
        4.3.7 Caspase3活性检测第65-66页
        4.3.8 3D肿瘤细胞球的Calcein-AM染色实验第66-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IR(II)配合物用于识别HSA的研究第69-81页
    5.1 引言第69-70页
    5.2 实验部分第70-71页
        5.2.1 实验仪器第70页
        5.2.2 实验试剂第70页
        5.2.3 实验方法第70-71页
        5.2.4 配合物的合成第7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1-80页
        5.3.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71-72页
        5.3.2 Ir1的单晶结构解析第72-73页
        5.3.3 Ir1光学性质研究第73-78页
        5.3.4 Ir1与HSA特异性结合位点研究第78-79页
        5.3.5 凝胶电泳实验第79-80页
    5.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6章 总结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2页
致谢第92-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经历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铁基材料形貌调控及光催化改性研究
下一篇:聚合物基镉离子荧光检测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