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格、人口统计学、以及事件相关电位对情绪和应激生理变量的预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情绪变量的预测 | 第10-11页 |
1.3 应激变量的预测 | 第11-12页 |
2 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2.2 研究框架 | 第13页 |
3 分析一:对情绪变量的预测 | 第13-22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3.2 数据采集一 | 第13-16页 |
3.2.1 被试 | 第13-14页 |
3.2.2 量表 | 第14页 |
3.2.3 实验设计与材料 | 第14页 |
3.2.4 实验程序 | 第14-15页 |
3.2.5 脑电记录和分析 | 第15页 |
3.2.6 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3.2.7 分析结果 | 第16页 |
3.3 数据采集二 | 第16-19页 |
3.3.1 被试 | 第16页 |
3.3.2 脑电记录和分析 | 第16-17页 |
3.3.3 统计方法 | 第17-18页 |
3.3.4 脑电结果 | 第18页 |
3.3.5 脑电统计结果 | 第18-19页 |
3.4 讨论 | 第19-21页 |
3.5 本研究的不足 | 第21-22页 |
4 分析二:对应激变量的预测 | 第22-27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4.2 研究过程 | 第22-24页 |
4.2.1 被试 | 第22页 |
4.2.2 研究程序 | 第22-23页 |
4.2.3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4.3 分析结果 | 第24页 |
4.4 讨论 | 第24-27页 |
5 总讨论 | 第27-30页 |
6 总结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附录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