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8页 |
(一) 文化资本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文化资本的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一、文化资本的理论构成 | 第18-35页 |
(一) 文化资本的界定 | 第18-23页 |
1. 文化的内涵 | 第18-20页 |
2. 资本的内涵 | 第20-22页 |
3. 文化资本的界定 | 第22-23页 |
(二) 文化资本的内涵 | 第23-26页 |
(三) 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 | 第26-30页 |
1. 文化能力构成要素 | 第26-27页 |
2. 文化产品构成要素 | 第27-28页 |
3. 文化制度构成要素 | 第28-30页 |
(四) 文化资本的特征 | 第30-35页 |
1. 文化资本的象征性 | 第31-32页 |
2. 文化资本的增值性 | 第32-33页 |
3. 文化资本的转化性 | 第33-34页 |
4. 文化资本的流动性 | 第34-35页 |
二、文化资本的理论依据 | 第35-41页 |
(一)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 | 第35-38页 |
(二)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 第38-41页 |
三、文化资本的运作 | 第41-52页 |
(一) 文化资本的活动场域 | 第41-42页 |
(二) 文化资本的运作机制 | 第42-48页 |
1. 文化资本运作的文化习得机制 | 第43-44页 |
2. 文化资本运作的生产权力机制 | 第44-45页 |
3. 文化资本运作的大众传媒机制 | 第45-47页 |
4. 文化资本运作的市场机制 | 第47-48页 |
(三) 文化资本的运作法则 | 第48-52页 |
1. 文化资本的象征转化法则 | 第48-50页 |
2. 文化资本的经济置换法则 | 第50-52页 |
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化资本运作案例分析 | 第52-63页 |
(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第52-53页 |
(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文化资本运作模式 | 第53-55页 |
(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文化生产运作方略 | 第55-63页 |
1. 实施人才战略,敢为人先 | 第55-56页 |
2. 开拓图书市场,尽显生机 | 第56-60页 |
3. 打造人文品牌,彰显特色 | 第60-63页 |
五、文化资本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意义 | 第63-70页 |
(一) 文化资本理论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63-66页 |
1. 文化资本扩大艺术生产的内涵 | 第63-65页 |
2. 为文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第65-66页 |
(二) 文化资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66-70页 |
1. 活化文化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第66-68页 |
2. 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 第68-69页 |
3. 文化资本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第69-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注释 | 第72-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读硕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0-81页 |
后记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