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1 国外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现状 | 第11页 |
1.2.1.2 国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1.3 国外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1.4 国外相关研究探讨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1 国内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2 国内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 第14-15页 |
1.2.2.3 国内大学生志愿者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2.3 我国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论述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大学生志愿者 | 第19页 |
2.1.2 志愿服务 | 第19-20页 |
2.1.3 志愿者管理 | 第20页 |
2.1.4 长效机制 | 第20页 |
2.2 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内涵 | 第20-21页 |
2.2.1 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内容 | 第20页 |
2.2.2 图书馆志愿服务的作用 | 第20-21页 |
2.3 图书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内涵 | 第21-22页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4.1 需求理论 | 第22页 |
2.4.2 利他主义 | 第22-23页 |
2.4.3 期望理论 | 第23页 |
2.4.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3页 |
2.4.5 激励理论 | 第23-24页 |
3 大学生图书馆志愿服务机制的构成 | 第24-30页 |
3.1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机制构成 | 第24-26页 |
3.1.1 图书馆需求决策机制 | 第25页 |
3.1.2 图书馆组织运行机制 | 第25-26页 |
3.1.2.1 招募机制 | 第25页 |
3.1.2.2 培训机制 | 第25页 |
3.1.2.3 考核机制 | 第25页 |
3.1.2.4 激励机制 | 第25-26页 |
3.1.2.5 反馈机制 | 第26页 |
3.1.3 应急预警机制 | 第26页 |
3.2 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与工作满意度 | 第26-30页 |
3.2.1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 | 第26-28页 |
3.2.2 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满意度分析 | 第28-30页 |
3.2.2.1 期望回报 | 第28页 |
3.2.2.2 对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的评价 | 第28-30页 |
4 云南省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0-51页 |
4.1 抽样设计 | 第30-32页 |
4.1.1 制定调查范围及调查对象 | 第30-32页 |
4.1.1.1 调查范围 | 第30页 |
4.1.1.2 调查对象概况 | 第30-32页 |
4.1.2 抽样方法 | 第32页 |
4.1.3 调查方法 | 第32页 |
4.2 问卷设计 | 第32-34页 |
4.2.1 访谈问卷问项设计 | 第33-34页 |
4.2.2 志愿者问卷问项设计 | 第34页 |
4.3 调查实施与资料收集 | 第34-37页 |
4.3.1 访谈背景 | 第34-36页 |
4.3.1.1 访谈对象 | 第34-35页 |
4.3.1.2 访谈过程 | 第35-36页 |
4.3.2 问卷调查及资料收集 | 第36-37页 |
4.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7-51页 |
4.4.1 各图书馆志愿服务管理情况 | 第37-43页 |
4.4.1.1 组织形式 | 第37-40页 |
4.4.1.2 志愿者管理制度规范 | 第40-41页 |
4.4.1.3 志愿者管理特色 | 第41-42页 |
4.4.1.4 工作难点及志愿者意见 | 第42页 |
4.4.1.5 工作设想与计划 | 第42-43页 |
4.4.2 问卷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43-49页 |
4.4.1.1 志愿者基本情况数据分析 | 第43-44页 |
4.4.1.2 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志愿活动的行为数据分析 | 第44-49页 |
4.4.3 综合讨论 | 第49-51页 |
5 构建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 第51-66页 |
5.1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制定 | 第51-52页 |
5.2 建立有计划的招募机制 | 第52-58页 |
5.2.1 做好图书馆需求决策分析 | 第52-54页 |
5.2.2 规范志愿者招募工作 | 第54-57页 |
5.2.2.1 发布招募信息 | 第55-56页 |
5.2.2.2 选择招募渠道 | 第56-57页 |
5.2.3 国内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招募典型案例 | 第57-58页 |
5.3 建设完善有效的培训机制 | 第58-60页 |
5.3.1 确立培训目标 | 第58-59页 |
5.3.2 完善培训内容 | 第59-60页 |
5.3.2.1 基本知识培训 | 第59页 |
5.3.2.2 岗位职能培训 | 第59-60页 |
5.3.3 案例:佛蒙特大学图书馆志愿者培训计划 | 第60页 |
5.4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 | 第60-62页 |
5.4.1 工作时数考核 | 第60-61页 |
5.4.2 岗位职责考核 | 第61页 |
5.4.3 服务质量考核 | 第61页 |
5.4.4 案例: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志愿者考核指标体系 | 第61-62页 |
5.5 构建内外部双向的激励机制 | 第62-64页 |
5.5.1 外在性激励措施 | 第63页 |
5.5.2 内在性激励措施 | 第63-64页 |
5.6 建立自由高效的反馈机制 | 第64-66页 |
5.6.1 采取多种多样的反馈方法 | 第64-65页 |
5.6.2 拓展反馈渠道 | 第65-6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6.1 本研究总结 | 第66页 |
6.2 后续研究与展望 | 第66-67页 |
附录1 图书馆志愿者管理人员访谈大纲 | 第67-68页 |
附录2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访谈大纲 | 第68-69页 |
附录3 部分图书馆志愿者管理人员、大学生志愿者访谈记录摘录 | 第69-73页 |
附录4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行为调查问卷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