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碳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质与用途 | 第8-9页 |
1.3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工艺 | 第9-12页 |
1.3.1 尿素醇解法 | 第9-10页 |
1.3.2 CO_2直接合成法 | 第10页 |
1.3.3 酯交换法 | 第10-11页 |
1.3.4 亚硝酸甲酯羰基化法 | 第11页 |
1.3.5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 第11-12页 |
1.4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概述 | 第12-13页 |
1.4.1 液相法 | 第12-13页 |
1.4.2 气相法 | 第13页 |
1.5 气相法甲醇氧化羰基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1.5.1 含氯型催化剂研究 | 第14-16页 |
1.5.2 无氯型催化剂研究 | 第16-20页 |
1.6 论文工作的提出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2-32页 |
2.1 实验所用化学试剂 | 第22-23页 |
2.2 催化剂制备 | 第23-25页 |
2.2.1 蒸氨法制备CuY催化剂 | 第23-24页 |
2.2.2 高温惰性气体自还原催化剂 | 第24页 |
2.2.3 甲醇气相还原催化剂 | 第24页 |
2.2.4 H型分子筛的制备 | 第24页 |
2.2.5 CuCl提纯 | 第24-25页 |
2.2.6 H型分子筛的刻蚀 | 第25页 |
2.2.7 高温固体离子交换法制备Cu-分子筛催化剂 | 第25页 |
2.3 催化剂性能评价设备及评价方法 | 第25-27页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7-32页 |
2.4.1 X射线衍射(XRD) | 第27-28页 |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8页 |
2.4.3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测试 | 第28-29页 |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9页 |
2.4.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 第29页 |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XAES) | 第29页 |
2.4.7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29-30页 |
2.4.8 CO不可逆吸附等温线测定 | 第30-32页 |
第3章 铜落位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还原方式的对比 | 第32-48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3-35页 |
3.3 催化剂表征 | 第3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氟化铵刻蚀CuY活性位点可接近性的影响 | 第48-62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49-50页 |
4.3 催化剂表征 | 第50-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页 |
5.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