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质量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主要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1 中国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 | 第14页 |
2.2 制度质量与贸易分工 | 第14-15页 |
2.3 制度质量与价值链 | 第15-17页 |
3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7-28页 |
3.1 价值链相关概念 | 第17-25页 |
3.1.1 全球价值链 | 第17-19页 |
3.1.2 国内价值链 | 第19-20页 |
3.1.3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测度 | 第20-25页 |
3.2 制度质量相关概念 | 第25-28页 |
3.2.1 制度 | 第25页 |
3.2.2 制度质量 | 第25-26页 |
3.2.3 制度质量的测度 | 第26-28页 |
4 制度质量影响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理论分析 | 第28-32页 |
4.1 制度质量影响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直接机制 | 第28-29页 |
4.1.1 有效的产权制度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形成 | 第28页 |
4.1.2 合约实施制度为贸易利益的实现提供保障 | 第28-29页 |
4.1.3 良好的政治制度有利于降低宏观交易成本 | 第29页 |
4.2 制度质量影响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间接机制 | 第29-32页 |
4.2.1 制度通过人力资本影响价值链分工 | 第29-30页 |
4.2.2 制度通过交易费用影响价值链分工 | 第30-31页 |
4.2.3 制度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价值链分工 | 第31-32页 |
5 制度质量影响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实证检验 | 第32-44页 |
5.1 全球价值链视角 | 第32-40页 |
5.1.1 计量模型的设定及变量说明 | 第32-36页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5.2 国内价值链视角 | 第40-44页 |
5.2.1 计量模型的设定及变量说明 | 第40-42页 |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6 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政策建议 | 第44-46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44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