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2.1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 第11-13页 |
| 2.1.1 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 | 第11页 |
| 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 2.1.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第13页 |
| 2.2 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 2.2.1 应对方式的概念 | 第13-14页 |
| 2.2.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 2.2.3 应对方式的测量 | 第15页 |
| 2.3 关于自杀态度的研究 | 第15-17页 |
| 2.3.1 自杀及自杀态度的含义 | 第15-16页 |
| 2.3.2 自杀态度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 2.3.3 自杀态度的测量 | 第16-17页 |
| 2.4 关于自杀意念的研究 | 第17-19页 |
| 2.4.1 自杀意念的含义 | 第17页 |
| 2.4.2 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 2.4.3 自杀意念的测量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3.1 以往研究趋势及不足 | 第19页 |
| 3.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3.2.1 理论意义 | 第19页 |
| 3.2.2 实践意义 | 第19-20页 |
| 3.3 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1-23页 |
| 4.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 4.2 研究工具 | 第21页 |
| 4.2.1 问卷法 | 第21页 |
| 4.2.2 访谈 | 第21页 |
| 4.3 施测及数据处理 | 第21-23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3-53页 |
| 5.1 研究一: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差异分析 | 第23-30页 |
| 5.1.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 第23-25页 |
| 5.1.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分析 | 第25-27页 |
| 5.1.3 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特点分析 | 第27-29页 |
| 5.1.4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 5.2 研究二:自杀态度与父母教养方式、自杀意念的关系 | 第30-38页 |
| 5.2.1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 第30-31页 |
| 5.2.2 自杀态度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 第31-33页 |
| 5.2.3 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 第33-34页 |
| 5.2.4 自杀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34-38页 |
| 5.3 研究三: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自杀意念的关系 | 第38-46页 |
| 5.3.1 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 第38-40页 |
| 5.3.2 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 第40-41页 |
| 5.3.3 应对方式在父母教养方式、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41-46页 |
| 5.4 研究四:自杀态度与应对方式、自杀意念的关系 | 第46-53页 |
| 5.4.1 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的关系 | 第46-47页 |
| 5.4.2 自杀态度与应对方式、自杀意念的中介 | 第47-53页 |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第53-61页 |
| 6.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基本现状分析 | 第53-56页 |
| 6.1.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现状分析 | 第53页 |
| 6.1.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基本现状分析 | 第53-54页 |
| 6.1.3 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基本现状分析 | 第54-55页 |
| 6.1.4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基本现状分析 | 第55-56页 |
| 6.2 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相关 | 第56-58页 |
| 6.2.1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 第56页 |
| 6.2.2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 | 第56-57页 |
| 6.2.3 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 第57页 |
| 6.2.4 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 | 第57-58页 |
| 6.2.5 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 第58页 |
| 6.2.6 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 第58页 |
| 6.3 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中介作用 | 第58-61页 |
| 6.3.1 自杀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58-59页 |
| 6.3.2 应对方式在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 第59-60页 |
| 6.3.4 自杀态度在应对方式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 第60-61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第61-65页 |
| 7.1 结论 | 第61页 |
| 7.2 建议 | 第61-64页 |
| 7.2.1 学校教育为主,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意义教育 | 第61-63页 |
| 7.2.2 家庭教育要紧跟,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 | 第63-64页 |
| 7.3 研究中的不足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1-73页 |
| 附录 | 第73-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