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第一章 道德的基础——移情 | 第13-23页 |
第一节 从同情到移情——斯洛特对休谟同情概念的改造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作为道德心理学概念的移情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移情的道德特点 | 第16-23页 |
一、移情的偏好 | 第17-20页 |
二、移情的不自主唤醒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移情的道德功能 | 第23-38页 |
第一节 移情与道德规范 | 第23-27页 |
一、移情与助人义务 | 第23-24页 |
二、移情的义务论性质 | 第24-27页 |
第二节 移情与道德判断 | 第27-30页 |
一、从移情到道德态度 | 第27-29页 |
二、从道德态度到道德判断 | 第29-30页 |
第三节 移情与道德自主 | 第30-34页 |
一、移情与尊重 | 第30-32页 |
二、道德自主的界定 | 第32-33页 |
三、移情与自由 | 第33-34页 |
第四节 移情与社会正义 | 第34-38页 |
一、从移情到正义 | 第35-36页 |
二、移情与社会分配正义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移情、关怀与美德 | 第38-45页 |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伦理 | 第38-41页 |
一、美德 | 第39-40页 |
二、实践智慧 | 第40页 |
三、幸福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移情关怀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 | 第41-45页 |
一、作为一种美德伦理的关怀伦理学 | 第42页 |
二、移情关怀伦理学对美德伦理学的丰富和发展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