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母猪品种及乳区位置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初乳蛋白质浓度的影响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本文部分缩略词中英文对照第14-15页
引言第15-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24页
    1.哺乳位置对仔猪增重影响第16-17页
        1.1.乳汁对仔猪的重要性第16页
        1.2.影响仔猪增重的因素研究第16-17页
        1.3.哺乳位置对仔猪增重的影响第17页
    2.仔猪腹泻的原因第17-19页
        2.1.腹泻对仔猪的影响第17-18页
        2.2.仔猪生理学腹泻第18页
        2.3.仔猪病理学腹泻第18页
        2.4.其他因素对仔猪腹泻的影响第18-19页
    3.猪初乳研究进展第19-21页
        3.1.猪初乳营养成分特点及功能第19页
        3.2.品种对初乳的影响第19-20页
        3.3.乳头位置对初乳的影响第20页
        3.4.其他因素对初乳的影响第20-21页
    4.猪初乳中蛋白相关基因简介第21-23页
        4.1.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第21-22页
        4.2.结合珠蛋白基因第22页
        4.3.其他蛋白相关基因第22-23页
    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试验研究第24-74页
    试验一 母猪品种及乳区位置对哺乳仔猪早期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第24-40页
        1.引言第24-25页
        2.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2.1.试验动物第25页
            2.2.试验地点第25页
            2.3.数据收集第25-26页
        3.数据统计第26页
        4.试验结果第26-38页
            4.1.不同品种母猪乳头数差异第26-27页
            4.2.不同母猪不同乳区仔猪比例第27-28页
            4.3.不同哺乳位置仔猪体重增长曲线第28-30页
            4.4.仔猪1-9日龄日增重和初生重的相关性第30页
            4.5.哺乳位置对仔猪1-9日龄不同时间点体重的影响第30-32页
            4.6.哺乳位置对仔猪1-9日龄不同时间段日增重的影响第32-35页
            4.7.二花脸猪不同时间点仔猪腹泻率第35-36页
            4.8.二花脸哺乳仔猪21日龄体重比较第36-37页
            4.9.健康仔猪和腹泻仔猪初生重和21天重比较第37页
            4.10.不同哺乳位置对仔猪腹泻率和腹泻频率的影响第37-38页
        5.讨论第38-39页
        6.小结第39-40页
    试验二 不同品种母猪不同乳区初乳八种蛋白质浓度差异分析第40-56页
        1.引言第40页
        2.材料与方法第40-47页
            2.1.试验动物第40-41页
            2.2.样品采集第41页
            2.3.仪器和试剂第41-42页
            2.4.实验方法第42-47页
        3.数据统计第47页
        4.试验结果第47-54页
            4.1.不同位置乳头分泌初乳蛋白差异第47-51页
            4.2.不同品种母猪初乳蛋白对比第51-53页
            4.3.不同场的长大母猪初乳蛋白对比第53-54页
        5.讨论第54-55页
        6.小结第55-56页
    试验三 不同品种猪初乳浓度差异蛋白的基因结构变异机制的初步研究第56-74页
        1.引言第56-57页
        2.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7-62页
            2.1.试验材料第57-59页
            2.2.试验方法第59-62页
        3.试验结果第62-72页
            3.1.目的基因片段PCR反应产物第62-63页
            3.2.序列比对结果第63-65页
            3.3.品种间PIGR和HP基因上SNP位点的Fst值第65-66页
            3.4.品种间PIGR和HP基因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第66-68页
            3.5.品种间PIGR和HP基因显著分化SNP的miRNA结合位点预测第68-72页
        4.讨论第72-73页
        5.小结第73-74页
第三章 全文结论及本试验创新点第74-76页
    1.全文结论第74页
    2.本试验的创新点第74页
    3.本试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6页
致谢第86-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激激素和饲料高铜对动物肠道大肠杆菌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
下一篇: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细菌活载体递呈HA蛋白和PB1-F2蛋白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