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本文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国外的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 ·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14-16页 |
|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第16-19页 |
| ·CFD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 ·CFD在我国的发展 | 第17-18页 |
| ·CFD通用软件的主要特点 | 第18页 |
| ·CFD通用软件采用的基本解法、离散格式与湍流模型 | 第18-19页 |
| ·著名CFD通用软件FLUENT简介 | 第19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2章 双螺杆压缩机简介 | 第21-27页 |
| ·双螺杆压缩机的基本结构 | 第21页 |
| ·双螺杆压缩机的分类和主要应用场合 | 第21-22页 |
| ·双螺杆压缩机的特点 | 第22-23页 |
| ·双螺杆压缩机的工作过程 | 第23-24页 |
| ·双螺杆压缩机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 ·螺杆压缩机的研究方向 | 第25页 |
| ·本课题技术参数要求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双螺杆压缩机转子设计以及几何特性的计算方法 | 第27-42页 |
| ·双螺杆压缩机转子型线设计 | 第27-30页 |
| ·转子型线及要素 | 第27-28页 |
| ·基本型线类型 | 第28-30页 |
| ·双螺杆转子尺寸和流量计算 | 第30-37页 |
| ·转子齿形的型式 | 第30-32页 |
| ·啮合线 | 第32-33页 |
| ·齿间面积的计算 | 第33-34页 |
| ·面积利用系数 | 第34-35页 |
| ·齿间容积 | 第35页 |
| ·扭角系数及内容积比 | 第35-36页 |
| ·齿数比的确定 | 第36-37页 |
| ·双螺杆压缩机输气量公式 | 第37页 |
| ·本设计项目双螺杆压缩机型线和尺寸计算 | 第37-39页 |
| ·吸气孔口设计 | 第39-40页 |
| ·排气孔口 | 第40-41页 |
| ·机体部分设计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三维建模及网格划分 | 第42-51页 |
| ·曲线曲面的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 ·阴阳转子的建模 | 第43-46页 |
| ·机壳、吸气孔口、排气孔口建模 | 第46-47页 |
| ·内部流体的建立 | 第47页 |
| ·网格划分 | 第47-50页 |
| ·网格划分 | 第47-48页 |
| ·滑移网格技术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整机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第51-60页 |
| ·湍流模型模型简介 | 第51-53页 |
| ·标准k-ε模型 | 第51-52页 |
| ·Realizable k- ε模型 | 第52-53页 |
| ·整机模拟计算方法 | 第53页 |
| ·定常计算 | 第53页 |
| ·非定常计算 | 第53页 |
| ·求解控制、边界条件与收敛判据 | 第53-55页 |
| ·求解器选择 | 第53页 |
| ·边界条件设置 | 第53-54页 |
| ·收敛判据 | 第54-55页 |
|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第55页 |
| ·双螺杆压缩机流场与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 ·双螺杆压缩机压力场分析 | 第56页 |
| ·双螺杆压缩机温度场分析 | 第56-57页 |
| ·双螺杆压缩机速度场分析 | 第57页 |
| ·双螺杆压缩机特性曲线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本文总结 | 第60-61页 |
| ·本文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录 | 第65-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