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股优先认购权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11-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新股优先认购权概述 | 第16-20页 |
第一节 新股优先认购权的内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新股优先认购权的功能属性 | 第17-20页 |
一、保护股东的比例性利益 | 第18页 |
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 第18-19页 |
三、保护股权价值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新股优先认购权的适用范围 | 第20-27页 |
第一节 我国立法现状 | 第20-21页 |
一、有限责任公司之立法规定 | 第20页 |
二、非公众公司之立法规定 | 第20页 |
三、公众公司之立法规定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新股优先认购权的排除 | 第21-27页 |
一、确立新股优先认购权排除制度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二、排除的方式 | 第23-26页 |
三、排除的实质性审查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新股优先认购权的行使 | 第27-38页 |
第一节 权利行使的条件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权利主体 | 第28-31页 |
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 | 第28-30页 |
二、股权质权人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权利行使范围 | 第31-34页 |
一、其他股东放弃认购的部分 | 第31-32页 |
二、权利范围限于实缴出资比例 | 第32-34页 |
第四节 权利行使期限 | 第34-38页 |
一、确立权利行使期限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二、实务分析 | 第35-38页 |
第四章 侵害新股优先认购权的救济 | 第38-41页 |
第一节 请求停止发行新股 | 第38页 |
第二节 有关新股发行股东大会决议无效或撤销之诉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39-40页 |
第四节 董事会书面报告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