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我国刑法职业禁止制度的司法适用研究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11-18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价值第11-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论文结构第17页
    五、主要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第一章 职业禁止的性质定位第18-31页
    第一节 职业禁止国内外规定概览第18-20页
        一、国外的相关规定第18-19页
        二、我国对职业禁止的规定第19-20页
    第二节 我国职业禁止的性质第20-24页
        一、我国学界关于职业禁止制度的争论第20-21页
        二、刑罚与保安处分一元论与二元论之争第21-23页
        三、我国职业禁止应属于保安处分第23-24页
    第三节 职业禁止与相似制度的区分第24-27页
        一、与禁止令的区别第24-26页
        二、与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等行政法措施的区分第26-27页
    第四节 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增设保安制度的探讨第27-31页
        一、与保安处分制度相关的当代中国立法体制第27-29页
        二、在我国刑罚体系中确立保安处分制度的探讨第29-31页
第二章 职业禁止的适用条件第31-46页
    第一节 刑事司法实务中的“职业禁止”分析第31-33页
        一、叶某重大责任事故案第31-32页
        二、张某甲、钱某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第32页
        三、从案例中引发的思考第32-33页
    第二节 主体条件第33-37页
        一、“特定职业”的界定第33-35页
        二、对“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的分析第35-36页
        三、对“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阐释第36-37页
    第三节 实质条件第37-40页
        一、“犯罪情况”的考量第38-39页
        二、“预防再犯罪”的阐释第39-40页
    第四节 刑罚条件第40-42页
        一、“刑罚执行完毕”中“刑罚”的含义?第40-41页
        二、对“假释之日”的理解第41-42页
    第五节 禁止的内容第42-44页
        一、对“相关职业”范围的考量原则第42-43页
        二、“相关职业”的边界划定第43-44页
    第六节 禁止的期限问题第44-46页
        一、禁止期间的起算点第44页
        二、禁止的期限第44-46页
第三章 职业禁止的适用程序第46-55页
    第一节 职业禁止的提出第46页
    第二节 职业禁止的宣告第46-50页
        一、职业禁止的宣告机关第46-47页
        二、刑法职业禁止与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竞合时的处理第47-48页
        三、职业禁止的宣告方式以及当事人的救济权第48-50页
    第三节 职业禁止的执行第50-55页
        一、职业禁止的执行机关第50-51页
        二、相关执行制度、配套措施的完善第51-52页
        三、违反职业禁止令的法律责任第52-53页
        四、行政管理部门在“职业禁止”执行阶段发挥的监督作用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8-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都市中心城区盗窃犯罪现状研究--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下一篇:“寄托的现金”之占有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