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粉式激光熔覆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激光熔覆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激光熔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8-31页 |
·引言 | 第18页 |
·几何模型 | 第18-21页 |
·材料性能参数 | 第21-25页 |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25-26页 |
·网格划分 | 第26-28页 |
·生死单元技术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激光熔覆的热场分析及热源模型 | 第31-41页 |
·激光熔覆传热模型 | 第31-33页 |
·激光熔覆过程中的热传导 | 第31页 |
·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对流 | 第31-32页 |
·激光熔覆过程中的辐射 | 第32-33页 |
·激光熔覆传热基本方程 | 第33-34页 |
·激光热源模型选取 | 第34-40页 |
·高斯面热源模型 | 第34-36页 |
·半球状功率密度分布热源 | 第36页 |
·双椭球体热源模型 | 第36-38页 |
·均匀分布高斯圆柱热流分布 | 第38页 |
·峰值热流沿深度衰减的高斯柱体热源 | 第38-39页 |
·本课题的热源模型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激光熔覆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第41-60页 |
·基本方程的解法 | 第41-42页 |
·空间域的离散 | 第41-42页 |
·时间域的离散 | 第42页 |
·基本方程的求解 | 第42页 |
·激光熔覆温度场分析流程 | 第42-43页 |
·多道激光熔覆过程的温度场求解 | 第43-45页 |
·设定载荷步选项 | 第44-45页 |
·设定瞬态积分参数和使用线性搜索 | 第45页 |
·多道激光熔覆过程的温度场的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45-54页 |
·ANSYS后处理器 | 第45页 |
·多道激光熔覆温度场结果分析 | 第45-54页 |
·端部效应的研究 | 第54-59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激光熔覆温度场的实验研究 | 第60-71页 |
·激光和数控机床系统 | 第60-61页 |
·粉末输送系统 | 第61-64页 |
·送粉器和分配器 | 第62-63页 |
·同轴送粉喷嘴 | 第63-64页 |
·工艺参数集中控制系统 | 第64-65页 |
·测试设备与测试方法 | 第65-67页 |
·测试方法 | 第65-66页 |
·监测设备 | 第66-67页 |
·实验研究 | 第67-70页 |
·未采用预留方案的熔覆实验 | 第67-69页 |
·采用预留方案的熔覆实验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