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1.2.1 可验证随机数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区块链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理论研究和方案分析 | 第16-25页 |
2.1 理论研究 | 第16-20页 |
2.1.1 Shamir’s (t,n)门限秘密共享 | 第16-18页 |
2.1.2 Feldman可验证秘密共享 | 第18页 |
2.1.3 Pedersen可验证秘密共享 | 第18-19页 |
2.1.4 零知识证明 | 第19页 |
2.1.6 多方安全计算 | 第19-20页 |
2.2 现有技术方案分析 | 第20-23页 |
2.2.1 基于插值多项式的可验证随机数生成方案 | 第20-21页 |
2.2.2 无可信第三方的可验证随机数生成方案 | 第21-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公开可验证随机数生成方法 | 第25-39页 |
3.1 方法概述 | 第25-27页 |
3.1.1 设计思想 | 第25页 |
3.1.2 系统模型 | 第25-26页 |
3.1.3 安全属性 | 第26-27页 |
3.2 协议内容 | 第27-32页 |
3.2.0 主要符号表 | 第27-28页 |
3.2.1 协议流程 | 第28-30页 |
3.2.2 技术细节 | 第30-32页 |
3.3 安全性分析 | 第32-35页 |
3.3.1 随机性 | 第33-34页 |
3.3.2 不可预测性 | 第34页 |
3.3.3 公开可验证性 | 第34-35页 |
3.3.4 健壮性 | 第35页 |
3.4 效率分析 | 第35-38页 |
3.4.1 效率提升 | 第35-38页 |
3.4.2 效率分析 | 第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区块链公开可验证随机数原型系统 | 第39-53页 |
4.1 Hyperledger Fabric原理 | 第39-42页 |
4.1.1 整体架构 | 第39-41页 |
4.1.2 交易流程 | 第41-42页 |
4.2 系统设计 | 第42-43页 |
4.3 系统架构 | 第43-44页 |
4.4 系统开发 | 第44-46页 |
4.4.1 环境配置 | 第44-45页 |
4.4.2 平台搭建 | 第45-46页 |
4.5 功能测试 | 第46-49页 |
4.6 性能测试 | 第49-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主要工作总结 | 第5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