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磷酸钙生物材料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吸附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简表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9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磷酸钙生物材料及其性质第12-17页
        1.2.1 磷酸钙生物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第12-13页
        1.2.2 磷酸钙生物材料的生物学性质第13-14页
        1.2.3 纳米磷酸钙生物材料的制备第14-17页
    1.3 与骨形成有关的蛋白质第17-19页
        1.3.1 骨生长因子(Bone growth factors)第18-19页
    1.4 磷酸钙生物材料表面蛋白吸附研究第19-25页
        1.4.1 蛋白质结构与蛋白质吸附第19-20页
        1.4.2 蛋白质性质与蛋白质吸附第20-21页
        1.4.3 蛋白质构象的改变与蛋白质吸附第21页
        1.4.4 磷酸钙生物材料表面特性影响蛋白质吸附第21-23页
        1.4.5 磷酸钙生物材料表面蛋白吸附定量表征方法第23-24页
        1.4.6 磷酸钙生物材料表面蛋白吸附构象的表征第24-25页
    1.5 磷酸钙生物材料表面蛋白质吸附研究现状第25-27页
    1.6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磷酸钙生物材料表面上的吸附行为研究第29-45页
    2.1 实验部分第30-35页
        2.1.1 实验药品第30页
        2.1.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1.3 实验所需溶液第31-32页
        2.1.4 CaP材料的制备第32-33页
        2.1.5 磷酸钙生物材料的表征及其对BMP-2吸附性能的研究第33-35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5-44页
        2.2.1 HA和BCP生物材料的XRD表征第35-36页
        2.2.2 HA和BCP生物材料的形貌表征第36页
        2.2.3 HA和BCP的FTIR表征第36-37页
        2.2.4 HA和BCP的比表面积和粒径分布第37页
        2.2.5 BMP-2吸附在HA和BCP-2表面的表征第37-38页
        2.2.6 BMP-2吸附在HA和BCP-2表面的SDS-PAGE表征第38-39页
        2.2.7 BMP-2在HA和BCP-2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第39-40页
        2.2.8 BMP-2在HA和BCP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第40-43页
        2.2.9 BMP-2在HA和BCP材料表面的吸附机理探讨第43-44页
    2.3 本节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HA表面拓扑结构形貌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吸附行为研究第45-65页
    3.1 试验部分第46-52页
        3.1.1 试验药品第46-47页
        3.1.2 实验仪器第47-48页
        3.1.3 实验所需溶液第48页
        3.1.4 三种不同形貌的HA材料的制备第48-49页
        3.1.5 HA表征及其对BMP-2吸附性能的研究第49-52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2-64页
        3.2.1 Sheet-HA、Rod-HA和Whisker-HA材料的XRD表征第52页
        3.2.2 Sheet-HA、Rod-HA和Whisker-HA材料的形貌表征第52-53页
        3.2.3 Sheet-HA、Rod-HA和Whisker-HA材料的比表面积和粒径分布第53-54页
        3.2.4 Sheet-HA、Rod-HA和Whisker-HA材料的FTIR表征第54页
        3.2.5 HA吸附蛋白后的FTIR表征第54-55页
        3.2.6 BMP-2在HA和BCP-2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第55-57页
        3.2.7 BMP-2在HA和BCP-2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第57-60页
        3.2.8 BMP-2在HA和BCP材料表面的吸附热力学研究第60-62页
        3.2.9 BMP-2在HA材料表面的吸附后构象变化的研究第62-63页
        3.2.10 BMP-2在HA和BCP材料表面的吸附机理的探讨第63-64页
    3.3 本节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4.1 全文总结第65页
    4.2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致谢第74-75页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格非小说的乌托邦叙事
下一篇:敲除CCR3基因对小鼠变应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