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保障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小额贷款公司的概述 | 第9-20页 |
第一节 国际小额贷款的主要模式 | 第9-12页 |
一、福利主义模式 | 第9-11页 |
二、制度主义模式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义与设立背景 | 第12-16页 |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义 | 第13页 |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背景 | 第13-16页 |
第三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特征 | 第16-20页 |
一、区别于一般商事主体 | 第16-17页 |
二、区别于一般金融机构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及所面临的法律障碍 | 第20-33页 |
第一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情况及其法律规制 | 第20-23页 |
一、试点阶段 | 第20-21页 |
二、发展迟缓阶段 | 第21-22页 |
三、正名及推广阶段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所面临的法律障碍 | 第23-33页 |
一、法律身份缺失 | 第23-24页 |
二、资金来源的合法性问题 | 第24-26页 |
三、监管体系庞杂 | 第26-27页 |
四、业务经营的法律瓶颈 | 第27-30页 |
五、转型的法律障碍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法律保障 | 第33-44页 |
第一节 明确法律定位与转型方向 | 第33-35页 |
一、界定法律合法地位 | 第33-34页 |
二、化解转型障碍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提高立法层级 | 第35-38页 |
一、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 第36-37页 |
二、制订《小额信贷法》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 | 第38-44页 |
一、明确监管主体 | 第38-39页 |
二、确定监管模式 | 第39-41页 |
三、健全监管体系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