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中女性婚恋观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唐传奇女性婚恋观 | 第16-30页 |
第一节 唐传奇女性婚恋观模式 | 第16-23页 |
一、“才子佳人”婚恋观模式 | 第16-18页 |
二、“情、利双收”婚恋观模式 | 第18-19页 |
三、“一见钟情”婚恋观模式 | 第19-20页 |
四、“以爱还恩”婚恋观模式 | 第20-22页 |
五、“无奈分离”婚恋观模式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唐传奇女性追求婚恋的方式 | 第23-30页 |
一、勇于追爱,为爱斗争 | 第23-24页 |
二、忠于爱情,为爱等待 | 第24-26页 |
三、私觅情侣,为爱付出 | 第26页 |
四、痴于爱情,为爱守候 | 第26-28页 |
五、迫于无奈,为爱牺牲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唐传奇女性形象及其择偶标准 | 第30-47页 |
第一节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 第30-36页 |
一、纯情的闺阁少女 | 第30-32页 |
二、多情的青楼妓女 | 第32-33页 |
三、悲情的婢妾形象 | 第33-34页 |
四、痴情的神异女子 | 第34-35页 |
五、苦情的后妃形象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唐传奇中的女性择偶标准 | 第36-40页 |
一、倾慕才貌双全的文人士子 | 第36页 |
二、追求有貌有财的富贵公子 | 第36-37页 |
三、渴望“一见钟情”的男性形象 | 第37-38页 |
四、青睐重情重义的青年才俊 | 第38-39页 |
五、期待真心以对的皇室男性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唐传奇女性婚恋观成因 | 第40-47页 |
一、唐代科举制度盛行 | 第40-42页 |
二、“狎妓成风”的社会风气 | 第42-43页 |
三、唐代社会的开放思潮 | 第43-44页 |
四、宗教思想影响 | 第44-45页 |
五、男性权威地位的影响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唐传奇女性婚恋观对后世文学发展的意义 | 第47-54页 |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文学意义 | 第47-50页 |
一、继承前朝文学创作特点 | 第47-48页 |
二、启发后世文学创作 | 第48-50页 |
第二节 “直面现实”的社会学意义 | 第50-54页 |
一、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礼教对男女婚恋的束缚 | 第50-52页 |
二、门阀等级制度和门第观念对男女婚恋的摧残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