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紫色土丘陵区农业小流域氮磷与离子迁移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7-8页
第1章 前言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意义第9页
    1.3 氮磷离子迁移研究现状第9-12页
        1.3.1 氮磷离子泥沙第9-11页
        1.3.2 降雨事件中氮磷与离子迁移特征第11页
        1.3.3 尺度效应在水文化学物质迁移中影响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第13-18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3-15页
        2.1.1 地理位置第13页
        2.1.2 地质地貌第13页
        2.1.3 气候气象第13-14页
        2.1.4 土壤类型第14页
        2.1.5 土地利用类型第14-15页
    2.2 数据获取方法第15-16页
        2.2.1 降雨和水文数据第15页
        2.2.2 水质数据第15-16页
    2.3 降雨侵蚀力与径流量计算第16页
    2.4 三角围堰的流量校正与流速测量点的选取第16-18页
        2.4.1 三角堰流量公式较正第16页
        2.4.2 河流流速测量点的选取第16-18页
第3章 氮磷泥沙对降雨的多尺度响应规律第18-29页
    3.1 降雨与径流特征第18-20页
    3.2 次降雨事件泥沙、磷素与径流迁移特征第20-23页
    3.3 次降雨事件中氮素迁移特征第23-27页
    3.4 暴雨径流氮磷流失负荷第27-28页
    3.5 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水文化学离子对降雨的响应特征第29-37页
    4.1 小流域径流水体水文化学离子特征第29-30页
    4.2 万安梯级小流域无机水化学离子的降雨径流响应第30-33页
    4.3 小流域地下水水体水文化学离子特征第33页
    4.4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第33-36页
        4.4.1 硝酸盐浓度的时间变化第34-35页
        4.4.2 硝酸盐浓度的空间变化第35-36页
    4.5 小结第36-37页
第5章 结论第37-38页
    5.1 结论第37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致谢第43-46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氧电池钙钛矿型LaFeO3阴极电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西南沿边南卡江支流土壤有机碳格局及其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