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1-13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及评论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及评论 | 第14-16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塞西尔·巴尔蒙德设计思想演变脉络 | 第18-25页 |
2.1 塞西尔·巴尔蒙德的思想简述 | 第18-20页 |
2.1.1 “非线性”的解读 | 第18页 |
2.1.2 “Informal”的解读: | 第18-20页 |
2.2 研究塞西尔·巴尔蒙德的两条线索 | 第20-24页 |
2.2.1 线索一:工程师与设计师身份的切换——身份线索 | 第20-21页 |
2.2.2 线索二:与不同建筑师的合作——合作建筑师线索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局部冲突下的构件组织 | 第25-39页 |
3.1 巴尔蒙德的“局部”观念 | 第25-26页 |
3.2 构件作为操作对象 | 第26-32页 |
3.3 以波尔多住宅为例 | 第32-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数理关系下的形式法则 | 第39-62页 |
4.1 巴尔蒙德的“几何”观念 | 第43-46页 |
4.2 数字图形作为操作对象 | 第46-54页 |
4.3 以2002年蛇形画廊为例 | 第54-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巴尔蒙德的结构表现特征 | 第62-74页 |
5.1 构件表现的“多义”特征 | 第62-67页 |
5.1.1 构件的“多义”与“真实” | 第62-63页 |
5.1.2 以康索现代艺术中心为例 | 第63-67页 |
5.2 数字图形表现的材料“弱化”特征 | 第67-73页 |
5.2.1 材料的“弱化”与“强化” | 第67-68页 |
5.2.2 以1988年里斯本世博会葡萄牙国家馆为例 | 第68-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语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附录A | 第79-81页 |
塞西尔·巴尔蒙德历年工程实践分析表 | 第79-80页 |
两条线索项目分类表 | 第80-81页 |
附录B | 第81-84页 |
毕业设计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学术成果统计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