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贫困的因果模型与社会机制--基于湖北省8县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一、导论 | 第9-17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 研究问题与思路 | 第10-11页 |
|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2.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三) 文献回顾 | 第11-16页 |
| 1. 多维贫困理论与测度方法的形成与实证研究 | 第11-14页 |
| 2. 儿童贫困的概念、测量与实证研究 | 第14-15页 |
| 3.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论 | 第15-16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二、数据、概念及测量 | 第17-26页 |
| (一) 数据 | 第17-18页 |
| (二) 儿童贫困概念的界定及操作化 | 第18-22页 |
| (三) 儿童多维贫困状况描述 | 第22-23页 |
| (四) 儿童贫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3-26页 |
| 三、假设与模型 | 第26-32页 |
| (一) 研究设计与假设 | 第26-28页 |
| (二) 自变量的选取 | 第28-30页 |
| (三) 儿童贫困因果模型的构建 | 第30-32页 |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 (一) 社区教育对儿童贫困的影响 | 第34-36页 |
| (二) 父母亲陪伴状况对儿童贫困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三) 父母亲文化程度对儿童贫困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四) 饮食观念对儿童贫困的影响 | 第38-41页 |
| 五、结论与讨论 | 第41-45页 |
| (一) 结论 | 第41-42页 |
| 1. 儿童贫困的特异性 | 第41页 |
| 2. 儿童贫困的社会机制 | 第41-42页 |
| (二) 讨论 | 第42-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