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文化认同--以台湾两次光复时期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三、方法和原则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台湾第一次光复时期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 | 第13-23页 |
第一节 “荷据时期”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中断 | 第13-16页 |
一、中华传统文化植根台湾 | 第13页 |
二、荷兰殖民中断传统文化传播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光复后的文化传播举措 | 第16-23页 |
一、学校教育传播传统文化 | 第16-17页 |
二、社会教育倡导传统价值观 | 第17-23页 |
第二章 台湾第二次光复时期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 | 第23-32页 |
第一节 “日据时期”的文化侵略 | 第23-24页 |
一、“皇民化”导致传统价值观扭曲 | 第23页 |
二、日本殖民者强制灌输日语学习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光复后的国语推行运动 | 第24-32页 |
一、国语推行运动的背景和内蕴 | 第24-27页 |
二、国语推行运动的实施举措 | 第27-32页 |
第三章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与两岸文化认同 | 第32-41页 |
第一节 第一次光复前后的两岸文化认同 | 第32-36页 |
一、基督教义格格不入 | 第32-33页 |
二、中华文化喜闻乐见 | 第33-36页 |
第二节 第二次光复前后的两岸文化认同 | 第36-41页 |
一、抵制日本同化 | 第36-37页 |
二、喜迎母语回归 | 第37-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