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叠合装配式柱与基础连接结构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3页
        1.2.1 室内试验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仿真模拟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1.3.2 本文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第15-17页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5-16页
        1.4.2 论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叠合装配式柱与基础连接结构设计及受力特点分析第17-24页
    2.1 常见柱脚节点连接形式及特点的分析第17-19页
    2.2 叠合装配式柱与基础连接结构设计第19-23页
        2.2.1 结构设计思路第19-22页
        2.2.2 叠合装配式柱与基础连接结构受力特点分析第22-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叠合装配式柱与基础连接结构试验第24-38页
    3.1 试验方案设计第24-27页
        3.1.1 试验目的第24页
        3.1.2 试验过程第24-25页
        3.1.3 试验模型设计第25-27页
    3.2 试验试件制作第27-32页
        3.2.1 试验材料准备第27-28页
        3.2.2 试验试件制作第28-32页
    3.3 材料性能试验第32-34页
        3.3.1 钢筋拉伸试验第33-34页
        3.3.2 混凝土标准抗压试验第34页
    3.4 力学性能试验第34-37页
        3.4.1 结构抗压试验第34-36页
        3.4.2 结构抗剪试验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叠合装配式柱与基础连接结构试验成果分析第38-55页
    4.1 试验现象分析第38-45页
        4.1.1 抗压试验现象分析第38-41页
        4.1.2 抗剪试验现象分析第41-45页
    4.2 荷载-应变曲线分析第45-54页
        4.2.1 抗压试验试件荷载-应变曲线分析第45-49页
        4.2.2 抗剪试验试件荷载-应变曲线分析第49-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叠合装配式柱与基础连接结构有限元分析第55-76页
    5.1 有限元软件介绍第55页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5-59页
        5.2.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55-57页
        5.2.2 模型分析细节第57-59页
    5.3 有限元模型正确性验证第59-61页
        5.3.1 破坏荷载结果对比分析第59-60页
        5.3.2 荷载-应变曲线对比分析第60-61页
    5.4 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第61-66页
        5.4.1 变形对比分析第61-62页
        5.4.2 应力对比分析第62-65页
        5.4.3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第65-66页
    5.5 叠合试件模型性能参数分析第66-72页
        5.5.1 补强角钢长度对叠合试件模型的影响分析第66-67页
        5.5.2 连接钢体长度对叠合试件模型的影响分析第67-68页
        5.5.3 补强角钢厚度对叠合试件模型的影响分析第68-70页
        5.5.4 连接钢体直径对叠合试件模型的影响分析第70-71页
        5.5.5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叠合试件模型的影响分析第71-72页
    5.6 主要影响因素确定第72-75页
    5.7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本文结论第76-77页
    6.2 进一步展望与建议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FRP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下一篇: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MnO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