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黄朝英生平与《靖康缃素杂记》的版本流传 | 第13-19页 |
第一节 黄朝英的生平 | 第13-15页 |
第二节 《靖康缃素杂记》的版本流传 | 第15-19页 |
第二章 《靖康缃素杂记》考辨内容研究 | 第19-39页 |
第一节 考辨内容 | 第19-30页 |
一、考辨内容的类型 | 第19-20页 |
二、考辨的特点 | 第20-30页 |
第二节 考辨的成就 | 第30-34页 |
一、善用考据辨证指正前人谬误 | 第30-32页 |
二、总结前人研究以供后世参考 | 第32-34页 |
第三节 撰作技巧 | 第34-39页 |
一、不拘形式、旁征博引 | 第34-36页 |
二、善用类比、求同存异 | 第36-39页 |
第三章 《靖康缃素杂记》文学内容研究 | 第39-61页 |
第一节 文学内容 | 第39-56页 |
一、典故类条目的研究 | 第39-45页 |
二、诗话类条目的研究 | 第45-52页 |
三、文学史料类的研究 | 第52-56页 |
第二节 文学艺术特色 | 第56-61页 |
一、文笔简洁凝练 | 第56-58页 |
二、语言亦庄亦谐 | 第58-61页 |
第四章 《靖康缃素杂记》的不足和影响 | 第61-69页 |
第一节 《靖康缃素杂记》所反映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的不足 | 第61-65页 |
一、学术思想的不足 | 第61-63页 |
二、研究方法的不足 | 第63-65页 |
第二节 《靖康缃素杂记》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 第65-69页 |
一、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 第65-66页 |
二、对后世的影响 | 第66-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141页 |
附录一 :后世对《靖康缃素杂记》条目的评价 | 第75-114页 |
附录二 :后世对《靖康缃素杂记》的引用 | 第114-131页 |
附录三 :《靖康缃素杂记》中各条目引用的文献 | 第131-137页 |
附录四 :《靖康缃素杂记》诗话条目引用诗歌名称与通行本的对比 | 第137-1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