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森林蓄积量估测的研究--以老山林场为例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数据 | 第12-1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2-14页 |
·地理位置 | 第12页 |
·气候状况 | 第12-13页 |
·地质地貌 | 第13页 |
·水文土壤 | 第13页 |
·动植物资源 | 第13页 |
·老山林场森林资源 | 第13-14页 |
·经济状况 | 第14页 |
·数据资料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主要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RS 技术及发展 | 第15页 |
·GIS 技术及发展 | 第15-16页 |
·使用的工具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四章 遥感影像预处理 | 第18-30页 |
·遥感数据简介 | 第18-19页 |
·几何校正 | 第19-22页 |
·大气校正 | 第22-29页 |
·大气校正一般原理 | 第23页 |
·FLAASH 模型简介 | 第23-24页 |
·对研究区进行FLAASH 模型校正 | 第24-27页 |
·大气校正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五章 建模因子的设置与提取 | 第30-39页 |
·植被指数 | 第30-32页 |
·差值植被指数DVI | 第30页 |
·比值植被指数RVI | 第30-31页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第31-32页 |
·遥感因子的设置 | 第32-33页 |
·GIS 因子的设置 | 第33-36页 |
·DEM 的生成 | 第34-35页 |
·提取GIS 因子 | 第35-36页 |
·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处理 | 第36-38页 |
·建模因子的提取与处理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六章 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模型的建立 | 第39-47页 |
·遥感估测模型原理 | 第39-40页 |
·样本数据的筛选 | 第40页 |
·自变量的筛选 | 第40-44页 |
·复共线性诊断 | 第40-42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42-43页 |
·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44-45页 |
·估测方程精度评价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页 |
·不足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详细摘要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