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1.2.1 丝绸之路经济带方面 | 第12-14页 |
| 1.2.2 贸易互补性方面 | 第14-15页 |
| 1.2.3 贸易潜力方面 | 第15-17页 |
| 1.2.4 总体评价 | 第17页 |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 第2章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现状分析 | 第20-32页 |
| 2.1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规模 | 第20-24页 |
| 2.1.1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总量 | 第20-21页 |
| 2.1.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区域规模 | 第21-24页 |
| 2.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结构 | 第24-31页 |
| 2.2.1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总贸易结构 | 第25-26页 |
| 2.2.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区域的贸易结构 | 第26-31页 |
| 2.3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互补性 | 第32-48页 |
| 3.1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结合度指数 | 第32-36页 |
| 3.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36-43页 |
| 3.2.1 中国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36-37页 |
| 3.2.2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国家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37-39页 |
| 3.2.3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区域国家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39-41页 |
| 3.2.4 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区域国家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41-43页 |
| 3.3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互补性指数 | 第43-46页 |
| 3.4 小结 | 第46-48页 |
| 第4章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 | 第48-56页 |
| 4.1 贸易潜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48-50页 |
| 4.1.1 引力模型的相关介绍 | 第48-49页 |
| 4.1.2 引力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分析 | 第49-50页 |
| 4.2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来源 | 第50-51页 |
| 4.2.1 模型设定 | 第50页 |
| 4.2.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50-51页 |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 4.4 贸易潜力测算 | 第53-55页 |
| 4.5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5章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贸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6-59页 |
| 5.1 积极调整贸易战略,优化双边贸易结构 | 第56页 |
| 5.2 加强对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沿线互联互通 | 第56-57页 |
| 5.3 寻求双边合作,共创良好贸易环境 | 第57-59页 |
| 总结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