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1 非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流体的单相流动换热特性 | 第17-18页 |
1.2.2 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工质的两相流动换热特性 | 第18页 |
1.2.3 非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工质的两相流动换热特性 | 第18-19页 |
1.3 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非均匀热流下R245fa沸腾换热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 第20-37页 |
2.1 实验系统及设计 | 第20-25页 |
2.1.1 实验原理 | 第20-21页 |
2.1.2 预热段 | 第21-22页 |
2.1.3 实验段 | 第22-24页 |
2.1.4 冷凝段 | 第24页 |
2.1.5 工质泵 | 第24-25页 |
2.2 参数测量 | 第25-27页 |
2.2.1 温度与压力的测量 | 第25-26页 |
2.2.2 流量和加热功率的测量 | 第26-27页 |
2.2.3 实验数据的记录 | 第27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27-30页 |
2.3.1 实验台建立过程 | 第27-28页 |
2.3.2 实验过程 | 第28-29页 |
2.3.3 停机过程 | 第29页 |
2.3.4 操作步骤 | 第29-30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2.4.1 热流密度 | 第30-31页 |
2.4.2 局部换热系数 | 第31页 |
2.4.3 干度 | 第31页 |
2.4.4 工质物性 | 第31页 |
2.5 不确定度分析 | 第31-34页 |
2.5.1 温度 | 第32-33页 |
2.5.2 压力 | 第33页 |
2.5.3 热流密度 | 第33页 |
2.5.4 换热系数 | 第33页 |
2.5.5 质量流速 | 第33-34页 |
2.5.6 干度 | 第34页 |
2.6 实验装置可靠性分析 | 第34-37页 |
2.6.1 实验台重复性测试 | 第34-36页 |
2.6.2 实验段热损失测量 | 第36-3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7页 |
第三章 非均匀热流下R245fa沸腾换热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37-55页 |
3.1 工况设定 | 第37-40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0-48页 |
3.2.1 换热系数随干度变化 | 第40-41页 |
3.2.2 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速变化 | 第41-43页 |
3.2.3 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变化 | 第43-46页 |
3.2.4 换热系数随饱和温度变化 | 第46-48页 |
3.3 与已有关联式的比较和新关联式的开发 | 第48-53页 |
3.3.1 已有关联式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性 | 第48-51页 |
3.3.2 新关联式的建立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非均匀热流下R245fa沸腾换热数值模拟 | 第55-71页 |
4.1 物理模型 | 第55-56页 |
4.2 网格划分 | 第56-57页 |
4.3 数学模型 | 第57-60页 |
4.3.1 控制方程 | 第57-59页 |
4.3.2 源项 | 第59-60页 |
4.4 求解设置 | 第60-61页 |
4.4.1 边界条件 | 第60页 |
4.4.2 计算方法 | 第60-61页 |
4.5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1-69页 |
4.5.1 速度场分析 | 第61-65页 |
4.5.2 管壁温度场分析 | 第65-66页 |
4.5.3 流体温度场分析 | 第66-68页 |
4.5.4 换热系数分析 | 第68-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4页 |
5.1 总结 | 第71-72页 |
5.1.1 工作内容 | 第71页 |
5.1.2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5.2 展望 | 第72-74页 |
5.2.1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 第72-73页 |
5.2.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