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视频的路网态势与诱导应用系统技术实现
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背景意义 | 第10-11页 |
1.2 ITS移动视频现状研究 | 第11-13页 |
1.2.1 ITS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移动视频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依托项目 | 第13-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依托项目 | 第14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7页 |
第二章 ITS移动视频关键技术探讨 | 第17-26页 |
2.1 视频编解码 | 第17-20页 |
2.1.1 H.264视频编码 | 第17-19页 |
2.1.2 ffmpeg视频解码 | 第19-20页 |
2.2 流媒体传输协议 | 第20-21页 |
2.3 移动多媒体框架 | 第21-22页 |
2.4 LBS定位服务 | 第22-23页 |
2.5 WebService数据接口 | 第23-24页 |
2.6 ITS交通大数据 | 第24-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移动视频应用系统总体设计 | 第26-33页 |
3.1 移动视频整体架构 | 第26-27页 |
3.1.1 视频采集端 | 第26页 |
3.1.2 服务器端 | 第26-27页 |
3.1.3 视频播放端 | 第27页 |
3.2 视频传输及播放流程 | 第27-28页 |
3.3 网络层次结构 | 第28-29页 |
3.4 数据库设计 | 第29-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移动视频功能模块分析 | 第33-44页 |
4.1 功能模块技术分析 | 第33-38页 |
4.1.1 移动视频信息采集模块 | 第33-35页 |
4.1.2 流媒体服务器 | 第35-36页 |
4.1.3 终端展示与应用 | 第36-38页 |
4.2 高并发的视频质量保障方法 | 第38-41页 |
4.2.1 高并发服务器设计 | 第38-39页 |
4.2.2 集群服务器吞吐量测试 | 第39-40页 |
4.2.3 视频QoS控制 | 第40-41页 |
4.3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4.3.1 容量与处理能力 | 第41-42页 |
4.3.2 网络适应性和容错能力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改进A~*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 | 第44-55页 |
5.1 动态路径规划算法概述 | 第44-49页 |
5.1.1 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 | 第44-45页 |
5.1.2 A~*算法 | 第45-49页 |
5.1.3 两种算法的比较分析 | 第49页 |
5.2 改进A~*搜索算法 | 第49-52页 |
5.2.1 开启列表的最小堆排序 | 第49-50页 |
5.2.2 设置路段态势权值 | 第50-51页 |
5.2.3 调整估价函数权重 | 第51页 |
5.2.4 改进算法的流程 | 第51-52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ITS视频应用系统实现 | 第55-68页 |
6.1 智能交通应用系统模块 | 第55-59页 |
6.1.1 交通数据模块 | 第55-59页 |
6.1.2 视频应用模块 | 第59页 |
6.2 交通路网态势运管平台应用 | 第59-67页 |
6.2.1 系统界面设计 | 第59-61页 |
6.2.2 交通实时态势 | 第61-63页 |
6.2.3 视频信息展现 | 第63-65页 |
6.2.4 异常事件预警 | 第65-66页 |
6.2.5 路径规划功能 | 第66-67页 |
6.2.6 监测站点信息 | 第6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7.1 创新点总结 | 第68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