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

基于SWAT模型的绕阳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1-15页
        1.2.1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SWAT模型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DEM分辨率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3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SWAT模型简介第18-29页
    2.1 SWAT模型概述第18-19页
    2.2 SWAT模型的主要特点第19页
    2.3 SWAT模型基本原理第19-25页
        2.3.1 SWAT水文循环原理第19-20页
        2.3.2 地表径流第20-22页
        2.3.3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第22-24页
        2.3.4 地下径流(GrandWater)第24-25页
        2.3.5 水面汇流第25页
        2.3.6 输移损失第25页
    2.4 SWAT气象模拟原理第25-26页
    2.5 SWAT模型结构第26-27页
    2.6 SWAT模型与ARCGIS的集成—ARCSWAT第27-29页
3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29-35页
    3.1 地理位置第29页
    3.2 地形地貌第29-30页
    3.3 土壤状况第30-31页
    3.4 气温与降水第31-32页
    3.5 河流水系第32-33页
    3.6 水文状况第33-35页
4 基础数据处理及模型数据库的建立第35-45页
    4.1 河流数据处理-Google Earth中河流的数字化第35页
    4.2 DEM数据处理第35-36页
    4.3 土壤数据处理及模型数据库的建立第36-41页
    4.4 气象数据处理及模型数据库的建立第41-43页
    4.5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处理及模型数据库的建立第43-45页
5 SWAT模型在绕阳河流域的应用第45-63页
    5.1 SWAT模型数据输入和处理第45-51页
        5.1.1 基于栅格DEM的流域信息提取第45-48页
        5.1.2 水文响应单元的生成第48-50页
        5.1.3 气象数据的读入第50页
        5.1.4 模型文件的读入第50-51页
    5.2 SWAT模型的模拟过程第51-55页
        5.2.1 SWAT模型设置及模拟方法第52-53页
        5.2.2 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第53-55页
    5.3 模拟结果分析与评价第55-59页
        5.3.1 模拟结果第55-58页
        5.3.2 模型分析与评价第58-59页
    5.4 DEM分辨率变化下径流模拟研究第59-63页
        5.4.1 DEM分辨率变化下径流模拟第59页
        5.4.2 DEM分辨率变化下特征分析第59-60页
        5.4.3 DEM分辨率变化下径流模拟第60-61页
        5.4.4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1-63页
6 结论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作者简历第68-7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都县严重缺水地区勘查方法及找水方向研究
下一篇:基于FDM快速成型技术工艺参数优化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