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土壤水分对寒地冬小麦越冬性的影响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引言第16-17页
第一章 低温与水分处理对植物的影响及寒地冬小麦越冬性研究进展第17-37页
   ·低温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第17-23页
     ·低温对我国冬小麦生产的影响第17-18页
     ·冷驯化对越冬植物抗寒性的影响第18页
     ·低温对植物细胞质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第18-19页
     ·低温对植物荧光特性的影响第19-20页
     ·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第20-21页
     ·活性氧清除系统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第21-22页
     ·低温下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第22-23页
   ·水分变化对植物的影响及在抗寒中的作用第23-28页
     ·干旱对我国小麦冬小麦生产的影响第23-24页
     ·水分在植物抗寒中的变化与作用第24-25页
     ·水分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25-27页
     ·水分胁迫对小麦荧光特性的影响第27-28页
     ·水分胁迫条件下蛋白质组学研究第28页
   ·茎生长锥分化进程与抗寒性关系第28-30页
   ·寒地冬小麦越冬性的研究进展第30-34页
     ·生理生化第30-31页
     ·荧光特性第31-32页
     ·蛋白表达第32页
     ·外源调节物质对冬小麦越冬性的影响及内源激素变化第32-33页
     ·播期、播深对冬小麦代谢产物的影响第33页
     ·低温下寒地冬小麦细胞超微结构第33-34页
     ·水分变化第34页
   ·冬小麦抗寒性的评价第34-37页
     ·田间鉴定第34-35页
     ·人工模拟逆境鉴定第35页
     ·生理生化指标鉴定第35-36页
     ·其他鉴定方法第36-37页
第二章 土壤水分对越冬期间冬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7-44页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第37页
     ·试验期间的温度变化第37-38页
     ·处理方法第38页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38-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返青率的影响第39页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植株活力的影响第39-42页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主茎生长锥发育的影响第42-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冬小麦越冬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4-77页
   ·材料与方法第44-50页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第44页
     ·处理方法第44页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44-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75页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自由水与束缚水含量的影响第50-56页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第56-59页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59-62页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62-65页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细胞内活性氧消除系统的影响第65-75页
   ·小结第75-77页
第四章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冬小麦越冬期间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77-110页
   ·材料与方法第77页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第77页
     ·处理方法第77页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77页
   ·结果与分析第77-108页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77-86页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随光化光的变化第86-108页
   ·小结第108-110页
第五章 不同土壤水分下冬小麦蛋白质组的分析第110-135页
   ·材料与方法第110-111页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第110页
     ·处理方法第110页
     ·实验方法第110-111页
   ·结果与分析第111-133页
     ·不同水分下差异表达的蛋白及质谱结果分析第111-118页
     ·不同取样时期不同水分处理下差异蛋白的表达第118-124页
     ·不同蛋白点的功能分析第124-133页
   ·小结第133-135页
第六章 讨论第135-144页
   ·土壤水分变化对细胞质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第135-136页
   ·土壤水分变化对寒地冬小麦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第136-138页
   ·土壤水分变化对寒地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138-140页
   ·寒地冬小麦抗寒性的评价第140-142页
   ·蛋白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第142-14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144-148页
   ·结论第144-146页
   ·创新点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附录第159-171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171-172页
论文图表统计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生连作障碍的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杂交粳稻育种及配套技术科研质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