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染料可染改性聚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 1.1 聚酯的历史及发展近况 | 第12-14页 |
| 1.2 聚酯纤维的染色改性 | 第14-23页 |
| 1.2.1 物理改性 | 第14-16页 |
| 1.2.2 化学改性 | 第16-20页 |
| 1.2.3 其他改性 | 第20-23页 |
| 1.3 酸性可染改性聚酯纤维 | 第23-26页 |
| 1.3.1 酸性染料结构特点及分类 | 第23-24页 |
| 1.3.2 改性原理 | 第24页 |
| 1.3.3 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 1.4 本论文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1.4.1 本论文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第2章 改性聚酯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 第28-52页 |
| 2.1 引言 | 第28页 |
| 2.2 实验 | 第28-33页 |
| 2.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28-31页 |
| 2.2.2 改性聚酯的合成 | 第31-32页 |
| 2.2.3 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 | 第32-33页 |
| 2.3 结构与性能测试 | 第33-37页 |
| 2.3.1 特性粘度(IV) | 第33-34页 |
| 2.3.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第34页 |
| 2.3.3 热失重分析仪(TGA) | 第34页 |
| 2.3.4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 第34-37页 |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7-51页 |
| 2.4.1 特性粘度 | 第37-38页 |
| 2.4.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38-41页 |
| 2.4.3 热失重分析 | 第41-43页 |
| 2.4.4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3-46页 |
| 2.4.5 酯化动力学分析 | 第46-51页 |
| 2.5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3章 改性聚酯纤维的染色工艺研究 | 第52-62页 |
| 3.1 引言 | 第52页 |
| 3.2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52-53页 |
| 3.3 染液的配制 | 第53页 |
| 3.4 测定最大吸收波长 | 第53页 |
| 3.5 上染率的测定 | 第53-54页 |
| 3.6 改性剂配比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 3.7 染色时间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 3.8 浴比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 3.9 染料种类对上染率的影响 | 第58-60页 |
| 3.10 不同纤维的酸性染料上染情况 | 第60-61页 |
| 3.11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4章 放大实验 | 第62-69页 |
| 4.1 引言 | 第62页 |
| 4.2 实验 | 第62-63页 |
|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62页 |
| 4.2.2 改性聚酯的合成 | 第62-63页 |
| 4.2.3 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 | 第63页 |
| 4.3 结构与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63-68页 |
| 4.3.1 特性粘度(Ⅳ) | 第63-64页 |
| 4.3.2 差示扫描量分析(DSC) | 第64-65页 |
| 4.3.3 热失重分析(TGA) | 第65-66页 |
| 4.3.4广角X射线衍射(XRD) | 第66-67页 |
| 4.3.5 纤维纤度测量 | 第67页 |
| 4.3.6 纤维上染百分率测量 | 第67-68页 |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