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摘要 | 第3-13页 |
摘要 | 第13-14页 |
Abstract | 第14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2页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电力市场下的输电阻塞管理 | 第22-36页 |
2.1 电力市场结构及交易模式 | 第22-27页 |
2.1.1 电力市场结构 | 第22-23页 |
2.1.2 电力市场的交易模式 | 第23-24页 |
2.1.3 电力交易类型 | 第24-27页 |
2.2 电力市场下的输电阻塞管理 | 第27-29页 |
2.2.1 阻塞管理的原则 | 第28页 |
2.2.2 阻塞调度的类型 | 第28-29页 |
2.3 可中断负荷参与输电阻塞管理 | 第29-34页 |
2.3.1 可中断负荷概述 | 第29-30页 |
2.3.2 可中断负荷参与阻塞管理的内容 | 第30-33页 |
2.3.3 可中断负荷管理的运营方式 | 第33-34页 |
2.3.4 可中断负荷的实施 | 第34页 |
2.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可中断负荷对阻塞的消除 | 第36-46页 |
3.1 基于支路负荷量的目标函数确立 | 第36-40页 |
3.1.1 基于最优潮流的最大传输能力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36-38页 |
3.1.2 优化目标的确立 | 第38-39页 |
3.1.3 约束条件 | 第39-40页 |
3.2 基于构造评价函数法的目标模型求解 | 第40-45页 |
3.2.1 多目标优化的求解方法概述 | 第40-41页 |
3.2.2 基于构造评价函数法的数学模型 | 第41-43页 |
3.2.3 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43-45页 |
3.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可中断负荷参与阻塞管理方法的验证及应用 | 第46-58页 |
4.1 IEEE-30节点系统仿真与验证 | 第46-52页 |
4.1.1 正常运行时线路阻塞的缓解 | 第48-49页 |
4.1.2 发电机意外停机时线路阻塞的缓解 | 第49-51页 |
4.1.3 支路意外断开时线路阻塞的缓解 | 第51-52页 |
4.2 实际油田电网支路的分析与计算 | 第52-57页 |
4.2.1 电缆及线路参数 | 第53-54页 |
4.2.2 负荷及支路参数 | 第54-56页 |
4.2.3 正常运行时的阻塞消除方案 | 第56页 |
4.2.4 发电机意外停电时的阻塞消除方案 | 第56-57页 |
4.2.5 支路15断路时的阻塞消除方案 | 第57页 |
4.3 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