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论文

小型无人机横侧向飞行控制律设计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引言第14页
   ·传统无人机横侧向控制系统第14-17页
     ·传统横侧向控制结构第15-17页
     ·传统横侧向控制系统缺陷第17页
   ·横侧向控制系统改进方法第17-20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横侧向控制律设计方案第22-29页
   ·引言第22页
   ·空中段抗干扰的控制律设计第22-23页
     ·控制需求第22页
     ·控制结构第22-23页
     ·控制策略对比第23页
   ·着陆段高精度的控制律设计第23-25页
     ·控制需求第23-25页
     ·控制结构第25页
   ·自动配平控制技术第25-26页
   ·控制律仿真验证第26-28页
     ·控制律仿真验证平台第26-27页
     ·控制律验证步骤第27页
     ·控制律验证步骤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对象建模与特性分析第29-43页
   ·引言第29页
   ·对象数学建模第29-34页
     ·假设条件第29页
     ·坐标系第29-30页
     ·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的计算第30-33页
     ·MATLAB/SIMULINK 环境下数学模型的实现第33-34页
   ·无人机模型的配平和线性化第34-37页
     ·运动模态的配平第34-35页
     ·小扰动线性化方法第35-37页
   ·原系统对象特性分析第37-40页
     ·静稳定性分析第37-38页
     ·动态特性分析第38-40页
   ·干扰项对系统对象特性的影响第40-42页
     ·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第40-42页
     ·对控制系统稳态性能的影响第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抗干扰的横侧向控制律设计第43-61页
   ·引言第43页
   ·抗干扰的控制律设计第43-52页
     ·基本控制结构第43-45页
     ·基本控制参数设计第45-49页
     ·抗干扰的控制策略第49-51页
     ·抗干扰的控制参数设计第51-52页
   ·抗干扰的控制律对比与选取第52-55页
   ·抗干扰的控制律鲁棒性验证第55-60页
     ·全包线内鲁棒性验证第55-56页
     ·不确定因素干扰下控制律鲁棒性验证第56-58页
     ·有风干扰下控制律鲁棒性验证第58-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高精度的横侧向控制律设计第61-69页
   ·引言第61页
   ·高精度的控制律设计第61-64页
     ·高精度的控制结构第61-62页
     ·自动配平控制技术第62页
     ·高精度的控制参数设计第62-64页
   ·着陆段控制律鲁棒性验证第64-67页
     ·全包线内控制器鲁棒性验证第64-65页
     ·不确定因素干扰下控制律鲁棒性验证第65-66页
     ·有风干扰下控制律鲁棒性验证第66-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改进的横侧向控制律仿真验证第69-79页
   ·引言第69页
   ·非线性仿真第69-74页
     ·仿真环境第69页
     ·仿真验证步骤第69-70页
     ·抗干扰的控制律仿真第70-72页
     ·高精度的控制律仿真第72-74页
   ·等效飞控仿真第74-78页
     ·仿真验证平台第74-75页
     ·仿真验证步骤第75页
     ·抗干扰的控制律仿真第75-76页
     ·高精度的控制律仿真第76-78页
   ·小结第78-7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79页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人直升机悬停/小速度段的飞行控制律设计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惯性测量单元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