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型风力发电机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功率穿越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双馈风机数学模型 | 第14-30页 |
2.1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结构 | 第14-15页 |
2.2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2.3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7-23页 |
2.3.1 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8-23页 |
2.3.2 旋转dq坐标系下DFIG物理模型 | 第23页 |
2.4 变流器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2.5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 第26-30页 |
第3章 双馈风机的低电压穿越策略 | 第30-44页 |
3.1 电网故障时DFIG机组的保护技术 | 第31-33页 |
3.1.1 直流母线侧chopper电路保护技术 | 第31页 |
3.1.2 转子侧crowbar电路保护技术 | 第31-32页 |
3.1.3 定子侧硬件保护技术 | 第32-33页 |
3.2 撬棒电路 | 第33-42页 |
3.2.1 撬棒电路的结构分类 | 第33-39页 |
3.2.2 Crowbar保护电路阻值的优选 | 第39-42页 |
3.3 制动斩波器 | 第42页 |
3.4 Crowbar和制动斩波器组合 | 第42-44页 |
第4章 DFIG仿真分析 | 第44-61页 |
4.1 模型搭建 | 第44-51页 |
4.2 低电压穿越方法 | 第51-52页 |
4.2.1 撬棒模型 | 第51页 |
4.2.2 斩波电路 | 第51-52页 |
4.2.3 组合形式 | 第52页 |
4.3 电压跌落仿真 | 第52-57页 |
4.4 低电压穿越试验 | 第57-61页 |
第5章 总结 | 第61-62页 |
5.1 结论 | 第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