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构造论文

某柴油机部件减重优化和强度分析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6-1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6-7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7-8页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7页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7-8页
    1.3 本研究主要的内容和方法第8-10页
        1.3.1 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第8页
        1.3.2 本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8-10页
    1.4 本章小结第10-11页
2 建立柴油机部件有限元模型第11-27页
    2.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第11-19页
        2.1.1 有限元法的介绍第11页
        2.1.2 应力与形变第11-13页
        2.1.3 弹性原理第13-16页
        2.1.4 变分原理和里兹法第16-19页
    2.2 创建实体模型第19-21页
        2.2.1 Creo软件介绍第19页
        2.2.2 实体模型的创建第19-21页
    2.3 创建有限元模型第21-26页
        2.3.1 ANSYSWorkbench介绍第21-22页
        2.3.2 设置材料的属性第22页
        2.3.4 划分网格第22-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柴油机部件初始静力学分析第27-42页
    3.1 部件载荷约束的确定第27-35页
        3.1.1 机体边界与载荷约束的确定第27-31页
        3.1.2 连接箱边界与载荷约束的确定第31-34页
        3.1.3 自由端支架边界与载荷约束的确定第34-35页
    3.2 部件初始静力学分析第35-40页
        3.2.1 机体初始静力学分析第35-37页
        3.2.2 连接箱初始静力学分析第37-39页
        3.2.3 自由端支架初始静力学分析第39-40页
    3.3 柴油机部件强度校核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柴油机部件结构的减重优化第42-66页
    4.1 结构优化的基本理论第42-46页
        4.1.1 极值理论第42-43页
        4.1.2 数学模型第43-44页
        4.1.3 优化设计的准则第44-46页
    4.2 选择结构优化的类型第46-48页
        4.2.1 现有的结构优化类型第46-47页
        4.2.2 拓扑优化的方法论第47-48页
    4.3 结构优化的灵敏度分析第48-50页
        4.3.1 全局差分法第49页
        4.3.2 半解析法第49-50页
    4.4 部件结构的改进第50-55页
        4.4.1 机体结构的改进第50-52页
        4.4.2 连接箱结构的改进第52-53页
        4.4.3 自由端支架结构的改进第53-55页
    4.5 部件结构优化后的验证第55-64页
        4.5.1 机体优化后的强度验证第55-59页
        4.5.2 连接箱优化后的强度验证第59-62页
        4.5.3 自由端支架优化后的强度验证第62-64页
    4.6 本章小结第64-66页
5 结论及展望第66-69页
    5.1 结论第66-67页
    5.2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的电池热管理格子Boltzmann研究
下一篇:微通道气体流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