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理论背景及相关技术 | 第16-22页 |
2.1 双目立体视觉的流程概述 | 第16-18页 |
2.2 运动捕获技术 | 第18-20页 |
2.2.1 运动捕获技术的分类 | 第18-20页 |
2.2.2 运动捕获的方法 | 第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双目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过程 | 第22-42页 |
3.1 双目立体视觉原理 | 第22-23页 |
3.2 双目立体视觉的重构 | 第23-40页 |
3.2.1 摄像机标定 | 第23-30页 |
3.2.2 图像校正 | 第30-31页 |
3.2.3 特征提取与匹配 | 第31-38页 |
3.2.4 三维重建 | 第38-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点状特征的柔性物体三维运动捕获方法 | 第42-64页 |
4.1 图像获取 | 第42-43页 |
4.2 摄像机标定 | 第43-49页 |
4.2.1 张正友标定法的原理 | 第43-45页 |
4.2.2 张正友标定方法与步骤 | 第45-48页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4.3 立体校正 | 第49-52页 |
4.3.1 立体校正的方法 | 第49-51页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4.4 特征点提取 | 第52-56页 |
4.4.1 特征点提取方法 | 第52-54页 |
4.4.2 极值点的筛选 | 第54-55页 |
4.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56页 |
4.5 特征点匹配 | 第56-59页 |
4.5.1 特征匹配算法 | 第57-58页 |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59页 |
4.6 重建 | 第59-63页 |
4.6.1 空间上的重建 | 第59-60页 |
4.6.2 时间的轨迹重建 | 第60-61页 |
4.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基于点状特征的柔性物体三维运动捕获方法的应用 | 第64-72页 |
5.1 计算机动画 | 第64-65页 |
5.1.1 计算机动画的分类 | 第64-65页 |
5.1.2 计算机高级动画 | 第65页 |
5.2 点状特征柔性物体运动捕获方法的应用 | 第65-71页 |
5.2.1 纸张运动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5.2.2 人脸表情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5.2.3 动态数据驱动静态图像 | 第68-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